甚至語無倫次,“我愛她疼她都來不及,我不會害她,是季樂瑤害我,季樂瑤該死,陸文瑾該死,他們全都該死!”
裴若初冷眼看著被撞得鮮血淋漓,痛苦不堪的趙晉,他大聲嘶吼著,神色痛苦不堪,悔恨無極。
“看來你也已經猜到了,季樂瑤害死江月芙,是為了你父親手裡的兵權。”
裴若初看向帳外黑沉的天空,從一開始,長公主勾結韃靼便打算自己稱帝,而今夜他中了韃靼王的毒箭,長公主已經為自己掃清了最後的障礙,只怕京城那邊又大動作,這京城的天恐怕就要變了。
只恐瑤兒有危險,他要想辦法盡快回京。
到此時此刻,趙晉如何還不明白,是季樂瑤和陸文瑾利用他對太子和季明瑤的仇恨,和他父親手上的兵權,誘他走向謀反之路。
趙晉與之合作,為之效力之人竟然是殺害江月芙的人,沒想到他不僅報錯了仇,還反被仇人利用再利用。
悔恨的淚水混著鮮血落下,趙晉又哭又笑,狀似瘋癲,痛苦和悔恨都快要逼瘋了他。
裴若初殺人誅心,這封認罪書便是誅心的利器,那錐心刺骨的痛比死更可怕。
而此時,沈璃和慕風已經解決了埋伏在帳外的百餘刀斧手,進了營帳。
趙晉也突然意識到昨晚救太子的那員小兵便是沈璃,沒想到沈都督竟扮成小兵跟隨隨太子進了軍營,沈都督曾帶兵剿匪,三大營中有不少將士都曾在沈璃的麾下效力,只怕這營中的六萬將士中有半數人都倒戈向太子了。
沈璃面露鄙夷,身為武將,沈璃最恨的便是叛徒,是趙晉父子勾結韃靼,害了季澤川,害了韓將軍,連失邊鎮五城。
他冷笑道:“大燕戰敗,趙晉便是千古罪人,活該受淩遲之刑,殿下打算如何處置這個逆臣賊子。”
裴若初大手一揮,“拖出去,綁在柱子上,曝曬三日。”
趙晉自知犯了死罪,再無活路,心裡的悔恨和痛苦要將他逼瘋了,一心求死,拼命地磕在地上,“太子殿下,你殺了我!求太子殿下殺我!我犯下大罪,是大燕的千古罪人,我只求一死!”他聲嘶力竭,血淚交織,見此慘狀,營中眾人才覺解氣。
裴若初已經不耐煩再多看他一眼,趕緊讓人將他拖了出去,任憑趙晉如何喊叫都無濟於事。
沈璃氣憤說道:“像這樣的人,太子為何還要留他性命,趙晉該受千刀萬剮之刑!”
裴若初搖頭,“現在還不能殺,將來回京,此人還有大用處。”
沈璃疑惑不解,但想到幾天前,京城傳來訊息,聖上擔心韃靼入關會攻進皇城,正同群臣商議要遷都蜀地避難。
皇帝要攜妃出逃的訊息不知怎的便傳了出去,燕帝拋棄百姓,臨危而逃的行為引得群臣激憤。
而就在此時,長公主宣佈她會留在京城,會留下來守護百姓,抵禦韃靼。
百姓對皇帝失望至極,覺得他們擁護的皇帝甚至在還不如長公主一弱質女流。
加之原本長公主在百姓心中威望甚高,百姓都傳長公主是觀音轉世,燕帝棄城避禍之事在一夜之間傳遍京城,百姓擁護長公主的聲音更是水漲船高。
這時,坊間傳言當初長公主遠嫁韃靼,以一己之力攪亂韃靼王庭,導致韃靼五年內亂,長公主回到大燕,陸將軍便大敗韃靼,長公主才是大燕的庇護之神,她為了大燕百姓犧牲自己,出嫁和親,如今又以性命起誓要護住大燕。
一時間擁護長公主稱帝的聲音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沈璃心想這定是長公主在暗中推動,為自己造勢,恐怕長公主已經按耐不住了。
沈璃問道:“難道殿下是想利用趙晉來對付韃靼和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