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自己的軍糧,與變相通敵有什麼區別?
看著沒有發言的方書安,熊大知道,他或許有什麼辦法,“方小子,你說呢?”
“我有辦法,不過,麻煩些……”
買又買不到,勸也勸不動,抓也抓不得?
難道就沒有辦法了?
自然不是,當年土工入駐上海,面臨的是同樣局面,熟知那一段歷史的方書安,自然想來個照葫蘆畫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就不信了,在大明朝,還有人用過他的手段?
方書安將自己的計劃小聲說與眾人,聽的他們嘖嘖稱奇。
此方法確實新鮮,熊廷弼想不到,戰爭的事情除了明槍明刀的幹,還有這等手段。
不過聽完之後更加感慨,“建奴能想出如此精妙之法?”
方書安搖搖頭,“很明顯,建奴絕對不會有如此手段,想必那些經常與他做生意的商人提供的辦法。”
“還真是,建奴利用經商的水平也僅限於讓人喬裝成商戶,裡應外合。讓他去琢磨高深的商業手段,還不如教牛彈琴來的爽利。”
李懷信分析過撫順城和清河城失守的原因,知曉奴兒哈赤的手段。
“商人實在是太可恨!除卻賣給敵人違禁品,更是堂而皇之的通敵助敵!”
“難怪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文皇帝要禁止商人隨意活動!”
幾個人同仇敵愾,但不知為何,卻把矛頭指向了商戶。
方書安不這麼認為,儘管有些商人確實幹了通敵叛國之事,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仗義為國的也不少,有人明知運送糧食會賠錢,依舊千辛萬苦的運來大批糧食。
事情還是要辯證的看待!
“商人是逐利的群體,但並非所有人眼中都只有利益,買國債的那些,大多還是有良知,不能一刀切啊。想要民眾變得更加富裕,百姓過上好日子,還是要靠商人。”
“此言差矣!”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