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盡忠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跟著老熊混,別的不說,和芷雨妹妹見面的機會怎麼也能多一些,方便改善自己的形象。
見他說的情真意切,方書安一陣惡寒,特麼,這廝應承個事,怎麼就跟要娶妻一樣?
當然,儘管做了安排,幾人並非現在出發。
至少在大戰結束之前,他們不會離開遼東,孫傳庭沒有想著狀元位子,只要進士及第即可;盧象升亦然,考中進士與他們而言是個梯子,打完仗再回京一樣。
遼東形式一日三變,讓蒙古諸部和海西女真各部矇頭轉向。
頭天才聽說莽古爾泰和黃臺吉大破明軍,全殲兩萬餘,主帥李如柏生死不明。
那可是李成梁二子!
當年追隨其東征西討,沒少立戰功。
如今輕飄飄被打敗,還有誰能對付女真?
除了同樣東征西討的劉綎,其他人差上不少。就算是大刀無敵劉綎,也不似曾經,歲月不饒人,他也拿不動那把百餘斤的大刀了。
結果,一日功夫,明軍傳來訊息,在某不知名山頭上全殲建州部莽古爾泰萬人,繳獲正藍旗旗幟,莽古爾泰戰死。
訊息真真假假,分不清哪個水分大。
但是至少李如柏戰敗和莽古爾泰戰死是真的發生,傷亡數目雙方各執一詞,誇大自己貶低對方。
大明家大業大,兩萬人算什麼,他們號稱要集結四十萬大軍對付建州女真。那麼看來,損失不過是九牛一毛,無傷大雅。
相比之下,莾古爾泰之死,對奴兒哈赤剛剛建立的金國是個不小的打擊。
才依附過來的一些女真部落態度開始變得曖昧,許多原本承諾說一起出兵的部族,也擔心明軍秋後算賬而放建州部鴿子。
如此一來,實力對比差了不少。
建州女真內部也不平靜,四大貝勒去其一,其它三股勢力自然為主子高興。少一個競爭對手,將來繼承大統或者分權都會容易些。
做為上三旗之一,正藍旗陰沉一片,莾古爾泰統領正藍旗多年,自有威望,此次身死打擊不小。
剩下計程車兵整日裡發呆,暗自回想,為何當日沒有跟著旗主一起去追擊逃兵,如此一來可好,直接讓他們成為沒人疼的繼子。
赫圖阿拉,建奴所建金國名義上的首都,同樣在喜悅和悲傷當中轉換。
雖說全殲李如柏訊息傳來之時,所有人彈冠相慶,但莽古爾泰戰死卻澆上一遍冰水。
人們開始再度擔心自己的命運,是和建奴一起殉葬,成為大明的功勞簿?或者是真的飛黃騰達,成為從龍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