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543章 史可法的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3章 史可法的計劃 (3 / 5)

最初,還有人竊竊私語,說費勁很久只能拿到一千兩,如果好好做足學問,進入官場,以後可是平步青雲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這樣話的人,忽略一個重要的細節,那就是搞出的發明,如果能實際生產以及售賣,最後能拿到提成!

那樣的話,就是躺著收錢……

到時候別說是一千兩,就是一萬兩白銀都不算什麼!

而除了獎項以外,學院還有各項資助。

獎勵是要拿出成果才能到手,而資助和經費就是後世各種基金和科研經費的思路。

學院裡的經費,由學院教師或者學生提出申請,方案經過宋應星的初步稽核。

透過以後,再有方書安決定是否能夠實施。

畢竟他是出經費的大頭,所以他來決定,沒有什麼不妥。

最重要的是,方書安知道歷史上那些科學彎路啊,能提前預知避開彎路能剩省下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

話說回來,史可法不是特別缺錢的人家,尤其是他進入學院成為教師之後。

但還是那句話,誰會在乎自己錢多?

尤其是還能做貢獻的情況下!

“就是上次我給您說的方案,我們嘗試新型建造防禦設施的辦法,利用鋼條作為骨架,再用細鋼絲和竹櫱作為輔助,織成大致形狀。

再用水泥砂漿進行灌注,等到他們硬化之後,用條磚或者是夯土填充空餘部分,然後在外側或者是需要強化部位進行強化。這樣築城或者是修建城樓,要比現在的方法快,成本低,耐用性也不差!”

咦……

方書安有些納悶,上次他肯定沒有看到史可法的專案書,要不然不可能錯過。

現在水泥產量越來愈大,在築城上的使用並不是主流,所以目前築城還是用最開始的方案。

那時候鋼筋使用量很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初鋼鐵產量跟不上。

而在熊廷弼將黃臺吉驅除之後,他手上有大量的騎兵,也有先進的火槍、火炮和迅雷彈,所以並沒有在遼東大規模築城。

這樣一來,築城的工藝便落了下來。

但是,方書安知道,築城的思路,至少還有兩三百年,所以不斷最佳化水泥鋼筋混凝土的工藝,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啊,史可法的方案,令他眼前一亮。

果然是什麼人幹什麼事,史可法在歷史上便是善於守城,現在果然還是在琢磨守城的事情。

可惜啊,他沒有意識到,築城是一方面,因為他的思路還沒有向民用轉變,那裡,才是更為廣闊的用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