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543章 史可法的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3章 史可法的計劃 (4 / 5)

“小史啊,你的方案我批准了,回頭你將老宋那裡簽字的計劃給我,我給你透過,隨後展開就是。不過啊,我給你再追加一些錢,你要在築城之外,再想一些應用。

比如說,用鋼筋和水泥砂漿蓋民居的話,怎麼蓋比較好,成本能降低多少,是否能替代現有的建房形式?”

相比築城來說,鋼混結構在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修築邊城才多點規模?

用來建民居,那才是涉及到衣食住行的大事情。

要不是史可法提起來,方書安還真想不到,只是有些事情必須未雨綢繆。

隨著東北開發,糧食產量增加。

或許未來幾年有減產的情況,但是整體上糧食產能會逐步增加。

尤其是在南方沿海已經開始有玉米和土豆紅薯等大宗農產品出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糧食產量已然會大幅增加。

而隨著人口爆炸,居住問題也會越來越明顯。

現在人們的建築,大多是夯土搭配房梁以及檁條。

說起來,造價確實低不少,但是另一個問題也不得不忽視。

隨著人口的增加,綠化的規模已經在逐漸減少,去年焦炭開始普及之後,砍樹作為燃料的情況有所緩解。

但是,如果現在不有意識的引導,等到開始顯現出問題的時候再去糾正,有些太晚。

而且,現在修建房屋,仍舊保留著小農經濟的傳統。

想要將大明打造成為工業商業化社會,衣食住行的每一個層面都要涉及到。

此前他並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來進行鋼混建築的開發,如果史可法能找到合適的方案,那是再好不過!

兩人談完,各自高興的去忙自己的事情了,以至於,誰都沒有意識到:現在大明的很多研究專案,都是別人來提出,方書安進行引導,而不是最一開始,都由方書安提出來,後邊別人實踐和完善。

學院的變化是越來越大,方書安每次來,都能看到新氣象。

今年的學生,比去年足足多一倍。

剛開始很多人其實都是方書安坑蒙拐騙而來,但是隨著名聲打出去,今年很多人都是實打實的人才,只要好生教育,肯定能成為某一方面的頂樑柱。

不過,這樣的半路出家學生,依舊不是方書安的核心,他最關注的還是那些從遼東帶來孩子的發展。

從年幼開始培養,一張白紙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現在的學生,很多人人生觀世界觀已經基本上定格,想要給他們灌注某些想法,並不容易。

所以,除了那些從遼東帶回來的孩子,方書安也讓別人在福澤院裡找些天資聰穎的孩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