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598章 帝國大基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8章 帝國大基建 (1 / 5)

隨著王爺們出去的地方越來越遠,很多人選擇去無主之地圈一塊,作為自己的封地。

朝廷要支援他們,但是面臨這嚴峻的問題,現在的大明水軍已經是捉襟見肘。

露梁海戰,也算是大明水軍的巔峰,當時陳粼和鄧子龍指揮的水軍,有三百餘艘戰船,兩萬多水兵。

雖然船隻沒有大明新造的船大,但是狼群戰術也不容小覷。

後來隨著海戰減少,大明也沒有遠洋的需要,就連那幾百艘戰船都沒有。

要不是後來開始有對外貿易的需要,就是大船和運兵船都沒有。

崔景榮有著他的理由,“當此之時,我大明向南洋進發日多。僅僅憑藉手上的船隻,不敷使用。前些時日,水師與尼德蘭船隊對峙於南洋香料島海附近。幸虧他們沒有出戰,若是出擊的話,僅憑我們在那裡的船隊,極難取勝。”

大明水師現有的運兵船和戰船,雖然是針對南洋的戰艦經過加強,不但噸位大,而且火力還強大。

但是尼德蘭艦隊那是遠洋海軍,他們的戰艦更加適合遠洋作戰,並且在香料島還只是一部分,在其他地方還有。

若是尼德蘭決一死戰,大明南洋水師只怕要全軍覆沒。

現在大明在海上的利益越來越多,而他們的資金也足夠,所以崔景榮便提出擴大水師的要求。

如果以後保障對南洋的震懾,以及聯通南洋的王爺們,強大的海軍十分有必要。

崔景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除了李汝華之外,都表示能接受。

尤其是聯通南洋的王爺們,大臣們更在乎這一點。

字面的意思是和南洋諸王保持聯絡,實際上的意思,就是能用強大的海軍,保持對諸王的武力強勢。

那才是大臣們最在乎的關鍵。

封建南海的事情,是在他們的任期內透過,如果此事在幾年之內就糜爛,那麼他們難辭其咎,以後肯定臭名昭著。

如果能靠著武裝的強橫,能一直保持對南洋的優勢,從而讓王爺們更清晰的認識自己的地位。

那樣一來,封建南海這件事情,必將會令他們名垂青史。

李汝華反對,也有他的理由。

“諸位,大修黃河就在眼前,還有西域鐵路計劃,再有幾個重要的鐵路計劃。戶部錢財雖然不少,但是架不住你們哪裡都想花錢啊!”

隨著大明的財政越來越健康,很多等著要辦的事情都列入日程。

西北種棉花的事情,利潤很高,比羊毛產業不差。

但是西北運輸是個大問題,考慮到往西北賣貨物和往外運棉花,朝廷決定修築一條簡單的鐵路,專門用來運輸。

那樣的話,西出的車隊,就不用靠著車馬,從腹地運到蘭州,再從蘭州靠著大車拉到西北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