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校場,馬祥麟意氣風發。
他帶著白桿兵早早的趕到比試場地,等候著別人的到來。
作為名人之後,他有自己的堅持。
像什麼耍面子不來的事情,馬祥麟和白桿兵們,自然不會去幹。
他們也不需要到的很晚,來顯示自己地位尊崇,畢竟白桿兵三個字說出去,就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層心思,算是出來見識世面。
聽聞現在有一種新的速裝槍,裝藥速度是普通槍的數倍。
這樣吹牛的情況未免太離譜,他就有些不忿。
不就是子母銃麼?還能有什麼花樣?
就是子母銃的速度,能快多少?
除了提前裝好的幾個子銃,後邊一樣是需要手動裝填,還不是比他的三段式射擊裝填多發射兩槍?
有什麼好炫耀的!
如果是自己吹牛也就算了,還要找他們來比拼。
馬祥麟那是相當不屑一顧,在大明的地界上,敢和白桿兵一爭長短的人並不多。
約戰的如果是火器營或者是其他地方參加過遼東戰役計程車兵,馬祥麟還平衡些。
現在過來的對手,哪裡是士兵啊,分明是學院的學生!
帶隊之人他見過兩次,是學院的史可法。
據說討稅是把好手,一般人都拗不過他。
學院的教師,稅官,這兩個身份,哪個跟軍隊有聯絡?哪個跟射擊技術有關?
雖然他知道學院的學生們都有射擊課程,但是他們都沒有上過戰場,怎麼跟見過血計程車兵們比拼?
可是,命令是劉綎下的,他不得不來。
母親帶著大部白桿兵回了西南,擔心那裡會有異動。
作為新戰法的訓練代表,他們仍舊需要在京城訓練一年半載。
學院大言不慚的要找京城最出色的軍隊挑戰,於是老劉就把馬祥麟拿了出來。
老將軍聲名顯赫,就算是母親在,她也要聽老將軍的差遣,更不要說名聲差很多的馬祥麟。
來歸來,但是心裡的抱怨不能少。
來參加比試,是因為他們是京城最強的軍隊。
並不代表他們認可對手,白桿兵早早到場,等著對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