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國醫大師逝世> 第105章 補全全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5章 補全全詩 (3 / 3)

“我怎麼覺得,這就是作者自己的事情呢?”

“你們都看的什麼啊,這明明就是對琵琶女暗生情愫。”

……

這幾位老人,自覺的理解了全詩,就自己的觀點竟然吵了起來,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都能說出個花來。

是這些人的文學素養不行嗎?

當然不是,都到了這把年紀了,研究古文學也有幾十年的時間,不可能出現這麼大的差異。

唯一的解釋就是,通篇詩太長,雖然讀了五六遍,但還是沒能窺得全詩的本質,更多的只是理解了其中的一段。

眾人吵了一會以後,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他們各自的觀點,只是代表了其中的一段,並不能詮釋整篇詩詞。

吵了一會兒無果以後,他們再次沉浸在詩詞當中,這一次他們靜下心來,一個字一個字的去理解,這一晃就到了晚上。

網上因為這篇詩已經吵翻了天,熱搜早已經衝到了第一,但就是沒能等到詩詞協會的回覆,網友們著急啊。

就當網友們把詩詞協會的微博快要攻陷的時候,詩詞協會終於回覆了。

“首先,請廣大網友們諒解我們現在才回復,這首詩實在是太長了,我們也需要好好的去研讀理解。”

“這首詩主要是寫一位歌姬彈奏琵琶、訴說身世的情景。作為一首敘事長詩,此詩結構嚴謹縝密,錯落有致,情節曲折,波瀾起伏。”

“其實,作者是透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

“當時社會的動盪,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於詩中。”

“很難想象,作者是怎麼站在一個古人的角度,把當時的社會背景描述的如此真實。”

“細數墨凡寫過的幾首詩,每一首都是站在古人的角度,描述著古代的種種,他的文學儲備海量,我們不及也。”

“猶記得兩個多月前,郭子墨在法蘭西介紹琵琶時的那幾句,現在被補全以後,也算是了結我們心中的遺憾。”

“墨凡之大才,是我華國之幸,他的出現也是古詩詞之幸,如果他生在古代,必將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大才子。”

詩詞協會的這篇動態,把墨凡誇的是天下僅有,說是詩仙下凡也不為過,甚至能和古代大賢相提並論。

而這一番話,也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墨凡的名聲再次響徹整個華國,文學大家的名頭也是越來越響亮。

喜歡國藝大師請大家收藏:()國藝大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