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755章 你不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5章 你不懂 (1 / 4)

“卿在廣南,朕可有掣肘?”趙頊有些掛不住臉。

“不僅是廣南那種支援……”

別以為話說三遍如爛草,這件事得反覆提醒著。不然趙頊又起了迷糊心思,自己可就不好辦了。要知道只有六年時間,這六年裡那一年那一天都是很寶貴的。

王巨又看著這個奏本說道:“範純仁清廉過人,頗有其父遺風,但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彼岸早就明確了這一點。陛下也知道彼岸各市執行了六曹制度,刑曹的人必須剛正不阿,禮曹的人必須是溫厚有學問的長者,兵曹的人一定善長軍事,工曹的人懂數學、精通農田水利,戶曹的人善於統籌排程,吏曹的人長於政務、有識人之能。雖然範堯夫為尚書省右丞,但他只適合主持禮部、刑部事務,就連戶部的事務都有些勉強。也不是說範右丞非是人才,最少他可以為我朝官場帶去清廉的作風,清蕩官員戾利之氣。然而陛下想要在政務、軍事與經濟上有所作為,那就非是範右丞之所長了,而是臣,或者章子厚,張天覺等大臣。”

也就是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範純仁不懂經濟,不懂軍事,他說的話能相信麼?

趙頊臉上微微一紅。

這豈不是說朕什麼都不懂嗎。

於是他也盯著奏本看,難道這道奏本真的一無是處。

看了一會他又問:“如果按照卿之計策,民用金銀何如?”

這樣斂一斂,不但現在準備的金銀,就連民間大量金銀,都進入了銀行司當成了本金,那麼老百姓用金銀怎麼辦?不說別的。就是普通百姓談婚論嫁,最少準備一些首飾吧。

“陛下,這也是臣昨天與章子厚所商議的重心。其實也好辦。第一關難在開頭,一旦大量金銀納入銀行司。必須導致民用金銀缺乏。朝廷所發行的絹交又要立即流入市場,百姓必然會拿著絹交來兌現。範堯夫所說的反覆兌現就可能會出現了。但無妨……”

王巨將他昨天晚上與章惇所說的,又娓娓道來。

“不僅如此,未來幾十年,估計每年都能從倭國哪裡得到三百萬兩以上的白銀。其實無論是金,還是銀,都可以做本金。只要朝廷詔書天下,將此事讓百姓得知。開始時就不會引起金銀恐慌。等到銀行司建設起來,還可以做一些調節。比如用絹交兌現金銀,必須交納百分之三的手續費。”

“這有些多了。”

想一想,若是存款,一年利息也不過三厘,百分之三。如果僅是兌現一下,手續費達到百分之三,百姓會產生什麼想法?

“也不是啊,因為朝廷所用的本金金銀乃是鑄成條狀的,還會刻上銀行司的官印。因此百姓需要時,可以準他們兌現,但不需要時。可以將這些條狀金銀重新拿到銀行司兌回絹交,並且可以多得百分之一點五的絹交。”

也就是手續費僅是百分之一點五,這大約是百姓可以接受的。

然而這樣一來,就能狙擊百姓的兌現,或者誘導金銀向銀行司回流。就是膽大的人私鑄條狀金銀,問題也不大,這條措施主要就是防止兌現,那邊在兌現,這邊回流私鑄金銀。朝廷不提繼續盈利吧,最少能持平成本了。

並且還有一個作用:“這樣銀行司就可以透過金銀的儲量掌控金銀的走向。再加上對市場金銀價的關注,如果金銀價瘋狂上漲。就可以撥出大批金銀向市場銷售。如果國內金銀不足,彼岸也可以協助。如果金銀價下跌,可以將金銀庫存,以備萬一。用此調控金銀價格。”

“另外還有絹交的數量,在這幾年內,絹交數量肯定是不足的,但不可以胡亂發行。等這幾年穩定下來後,如果絹交與銅錢的兌比是在十比九,或者十比十一之間,勿用干預。如果絹交與銅錢兌比在十比十二,或者更高,可以適當地加大絹交的發行數量。如果與銅錢的兌比降至十比九,立即將絹交收回,以防絹交價格下降。”

如果能達到這一步,所謂的本金都可以不動了。

“陛下也勿要擔心了,具體的由臣來安排,況且彼岸試驗了數年,再加上臣在京城,可以掌控三年,三年後必然會有完善的制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