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女主> 第858章 樂極生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8章 樂極生悲 (5 / 6)

大規模以屯田為主的邊軍的設定,意味著沒有大的戰事爆發,對後方不會產生糧草倚賴,又減少了國家支出。

這是明面上的,還有三處隱形的收入。

陝西路本來是宋朝最好的一路,因為西北戰爭,反而導致百姓苦弊。現在沒有戰爭影響了,全部得到了休生養息,特別是自王巨蔡挺王韶以來,為了前線能夠有更多糧食,興修了諸多水利,開墾了大片耕地,朝廷又陸續地興修了許多道路,現在皆可以交給民用了,那個鐵路的什麼就不提了,僅憑這幾樣,陝西未來財政必然增加。

整個西北拿下,通往西域甚至阻卜的商路也全部打通,商貿又會象唐朝那樣繁榮了,商稅自然隨之增加。

只要朝廷不收復燕雲,繼續向遼國提供龐大的“和幣”,以遼國的德性,是不會象西夏那樣,連年用兵入侵的。前線軍費不僅是養兵費用,主要還是戰爭費用,不打仗還好,一打仗,那怕一場中小型戰役,就是幾百萬貫錢。

就象種諤所說,俺收復綏州了,只花了六七百萬貫錢,但這僅是明面支出,犧牲受傷戰士後面的撫卹呢?當地提供的糧草呢?耽擱農耕生產呢?

況且還有其他的收入,如馬價下跌,不僅能提供大匹戰馬武裝騎兵,也等於減少了支出,還有青鹽收為國有,為榷鹽帶來的收入,等等……

因此張商英上書說,雖然太保用兵奢侈,但正是這個特點,以及賞罰分明,所以三軍踴躍參戰。

然而西夏平定,僅是這幾項結合在一起,一進一出之間,每年就可以為宋朝帶來近兩千萬貫收益。也就是將每年一千餘萬貫“國債”扣除掉,還餘下近半收益。

但國債只有六年時間,六年過後,這些收益就是淨得的了,甚至再加上幾百萬貫,宋朝能免掉所有兩稅。

賬不能這樣算,兩稅也複雜,也有隱形的,如各地官府的支移、加耗等名堂,再加上一些官吏的貪墨,四千萬的兩稅攤到老百姓身上,最少就有六千萬了。

可就是最保守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認張商英說的有道理。

不提免兩稅吧,以宋朝本來已經很健康的國家財政,再加上這兩千萬,得做多少事啊。

張商英上書也是看不下去了,有的人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有的人純粹是糊塗,不是他們人糊塗,而是他們根本不往好的方面去想。因此到現在,還有人上書說朝廷花了多少錢哪,錢是還在繼續用嘍,賞賜撫卹得陸續發放吧,移民安置得花錢吧,一些落後地區要興修簡易的水利道路吧,堡砦得建設吧。

那一樣能停下?

又有人說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了,難道看不到前幾年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特別是陝西路的百姓。

還有人說王巨殺戳太重,難道永樂城那三十萬軍民,邕州城那十幾萬平民百姓就當死的?或者說漢人就不是人!

其實不知道更多內情的張商英,這時候也有些責怪蔡確了,不是他提撥一些舊黨大臣上臺,那有這些烏七八糟的聲音。

遼國國書就送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全部安靜!

能說什麼?滅掉西夏了,還逼得遼國割肉,就是今年有許多百姓苦了,不過苦這一年,那也是值得的,且看漢武帝為了平滅匈奴,漢朝百姓過得多苦!

趙頊大喜,似乎還不能與漢武帝相比,人家差一點將整個匈奴滅掉,不過他這一朝,有多少敵人,交趾入侵,木徵背叛,阿里骨人開反叛,如果不是處理得當,連黑汗都成了敵人。從南方到西方再到北方,四面皆敵。但現在只剩下一個遼國。

還迫得遼國低下了腦袋,柴榮以後,從太祖到太宗,再到真宗仁宗,再到他父親,就沒有一個皇帝讓遼國低下頭過。

最最主要的是民不苦。

許多大臣反映百姓很苦,趙頊也擔心哪,不能前線到了關健時候,後方來一個大起義的啥,那就完了。

於是派幾名親信的太監出去察看,從城裡到城外,甚至滑到周邊數州,你們只看,什麼也不說,然後看到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一一稟報給朕。

幾名太監回來反映,根本沒那事,確實因為後方調動大量物資糧草,以及糧價上漲了一些,導致一部分百姓略有些怨氣,但大多數百姓表示理解。

畢竟宋朝能否中興,就在這一年了。

不要以為百姓是傻子,他們也有他們的三觀,愛國思想與國家榮辱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