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TXT下載> 第730章 兩顆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0章 兩顆心 (3 / 4)

張商英馬上就知道王巨想偏了,立即說道:“是這樣的,王公在慶州有沒有幫助過一個小祖陽的人?”

中書各地奏報是不可能隨隨便便帶出來的,那一天乃是王震特事特辦,害怕破壞掉王巨廢罷市易法,才冒險做的。就是這樣,如果傳出去,王震肯定悲催。王巨沒有舉報,同樣會被許多大臣彈劾。

不過張商英隱隱感覺這可能是一件大事,只是他想不清楚。奏章沒有帶出來,但可以將奏章上所述說的。轉達給王巨。

“記得,一個氈毯商人。”

“王公,這些年他前後投入了十幾萬巨資,研發出一種新式紡織機械。這種機械能將羊毛絞成很細的線。對了,慶州還送來了樣品。”

張商英從懷中掏出一卷毛線。

當然,張商英好,還是俞充好,都還不能清楚的知道它的意義所在。但兩人也非是那些愚蠢混日子的官員。包括俞充,祖陽獻上此物後,他也隱隱感到事非小可,於是立即將此事稟報給朝廷。

王巨接過這團毛線,與他後世的那些高階毛線相比,它依然很粗糙,帶著許多接頭。不過羊毛質量是無可挑剔的,真正的純羊毛織品,拿在手中無比的柔軟。

“天覺啊,它可能會帶來一場革命啊。”

“這麼厲害?”

“你想一想。如果用它織成衣服,冬天到來,穿在身上。會有什麼感受?”

這依然又回到古代人如何過冬的問題上。

在宋朝之前絕對沒有棉衣的,富人過冬的方法很多,裘皮大衣,窮人只好穿厚厚的葛衣麻衣,然而不論富窮,都必須在家中升起炭盆,所以一到冬天來臨,全國就需要大量木炭竹炭。

雖然有了類似毛襪的織品,那不是線。而是象氈毯一樣強行絞在一起,弄不好兩水一洗。就全散掉了。

在王巨帶動下,棉花大面積種植。但各種棉大衣棉襖,售價然比較高,如果一件棉衣要三四貫錢,銷售量有限的,然而一件棉衣只要幾百文錢,這個缺口就太大了。

但與羊毛衫、毛料大衣等保暖衣服相比,棉衣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於囊腫。特別是戰士,如果穿著厚厚的棉大衣作戰,頗是不便。因此西北許多不怕冷的蕃人,一嫌棉衣貴,二嫌麻煩,在練兵或行軍中,仍穿著獸皮短襖。

可這不是“革命”的原因,真正革命的原因,就是它的出現,必然會引來瘋狂的搶購,也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關健它的原材料卻是很有限,因此想要得到更多的羊毛,就必須要有更多的草場,甚至因為宋朝嚴重缺乏草場,會有一些人強迫百姓退耕還牧。

“這麼說它非是好物事了?”

“也不是,現在祖陽的技術仍屬於手工技術,效率低下,不足以產生羊吃人的危害。相反,因為它的出現,會給貧苦的西北百姓帶來更多的生機。特別是熙河地區。如果官員再有作為,推廣苜蓿等牧草的種植,熙河地區的百姓收入將會立即激增,利於將這一片地區迅速融合到我們大宋。如果朝廷誘導得當,又會出現一項幾百萬貫的新型產業。”

因為缺少材料來源,這個產業不會達到棉花產業的高度。但每年肯定會超過一百萬貫的。

然而王巨沉吟了一下:“但有一條……”

“何?”

十幾萬貫哪,想來祖陽這幾年所賺的錢,恐怕因為自己一句話,全部砸在研發上了。

實際與彼岸在研發的投入上,這筆錢並不算多。關健是彼岸投入得多,甚至至今還未看到火炮與蒸汽機的影子,可隨著研發,鑄造、冶煉、材料等技術都得到迅速提高,並且在其他方面投入應用了。

然而祖陽如果不成功呢,這十幾萬貫就全部打水漂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