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82章 捨得 (2 / 4)

“那也未必,只要兼併存在著,貧富懸差就會越來越大,那怕國家不徵任何稅賦,未來大宋仍會有許多貧困戶存在著,只能說那樣,與國家關係不大了,而是這些豪強貪婪造成的。”

對這個問題,章楶不能發表任何意見了。

“這是一部分未來的支出,還有,如果想伐夏,僅是這些盈餘是肯定不足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倒也是,就是滅掉西夏,不代表著沒有戰爭了,鎮壓叛亂,同時說不定遼國還會出手,即便遼國不出手,那麼必須在河套與陰山佈置一系列的防禦體系,這些都會花費不少錢帛的。”

“正是如此,因此這時齊商稅與銀行司就很重要了。”

“但銀行司想要收益,恐怕要到明年年底了吧。”章楶擔心地說,明年年底也是好的,可王巨所說的這些支援,包括那五百萬,眼下就要陸續撥出來的。即便國庫有盈餘,又能有多少盈餘。

“質夫兄,那你就說錯了。銀行司盈利得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執行,當然它是最最主要的部分。二就是絹交的發行。”

“是了,彼岸帶回大量金銀。”

“哈哈哈。”王巨大笑,這個問題將老王也迷惑住了:“那個金銀不能算,只是用來做為絹交信譽的擔保金,以及調控金銀市價的,儘管可能會產生少許兌現手續費用,但不是主要的。如果市價過低,就要想辦法庫存,抬高金價銀價。如果市價過高,則放出一部分金銀,打壓金價銀價。但本金的金銀數量不能產生巨大的變動,如果有一些商賈將它們化為金銀器了,那麼銀行司就要支付絹交給朝廷,朝廷想辦法補充金銀進去,使金銀與絹交的發行比維持在一比一或者七比十之間,但不能低於七比十,否則就危險了。因此它們一直放在銀行司,不能當成真正的貨幣。真正的貨幣還是絹交。”

“那朝廷豈不虧損了?”

“也沒有虧損,它還在銀行司內,如果放在國庫內庫。還要派人看守呢。”

“我懂了,它等於是一個永遠儲蓄的物事,不會增加,不會減少。可是有了它,就有了絹交,朝廷就可以盈利了。”

“前面說對了,後面沒有說對,別看現在銀行司將大量絹交給三司發放薪酬,那也要計入賬冊的。否則那些入股的商賈會樂意麼?”王巨又做了一番詳細說明。

絹交的成本,一是絲料成本。也是最大的成本。

其次是人工成本。

銀行司未開業之前,為了調色與模具準備了很長時間。這個模具不是一個個有絹交圖案的印章,那樣都不會花那麼長時間調製了。

一共準備了兩百套,何謂套呢,一套共分為正反兩面二十件模具,每件模具一次可以印染兩百張交底。絹底織好了,它也是成匹的,以長度為寬度,寬度則變成長度,一匹交底其度度是其絹交寬度的兩百倍。然後分層印染,硃紅色則是硃紅色模具,綠色則是綠色模具,以此類推,就連分層印染間隔的時間也要考究。

當然,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印染後蓋上蓋上本交的代號,一張交子就出來了。

這個重要的部分,則在銀行司後面那個作坊完成的。

看似繁瑣,實際這部分人力用得不多,還有一個更大的作坊,是在皇城西側軍營裡。

這部分則分成三部,一部是專門鑄金絲銀絲,一部是製造交底,也就是將絲料織成厚密的絹布,一部則是袞邊,交底織出來後,送到銀行司作坊,印染後再送回來袞邊,也就是將它們裁減後,再將毛邊用針線絞密起來。

怎麼辦呢,落後的工藝時代只能如此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