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做成的菜。為什麼這種極普通的登不了大雅之堂的番暮葉子經過精工細作,竟然成了廣東海州湯菜之上,常常出現
在高階宴會上,與熊掌燕窩為伍呢?這裡有一段掌故。”
“相傳在公元1273年,南宋度宗之子趙曉隉兄荼患峋鮒髡趴乖的將領張世傑和大臣陸秀夫擁10王,年僅八歲的趙暠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了南宋最末一個皇帝,人稱少帝。在一次與元軍的交戰中,少帝兵敗,從福州逃到了廣東。一路上風餐露宿,苦不堪言。逃
至海州時,與陸秀夫等人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廟之中。廟中僧人聽說是宋朝的少帝,對他們十分熱情恭敬。僧人見少帝疲憊
不堪,又飢又餓,本想作點豐盛的飯菜款待他。無奈因連年戰亂,廟裡香火減少,僧人的日子也過得很悽慘,除了僧人自己
在附近種了一塊番薯地外,一無所有。僧人只好就地取材,他們採來新鮮的番薯葉子,去掉苦味,製成湯餚。少帝交加
,見這菜碧綠清香,軟滑味美,食之倍覺爽口,於是大加讚賞。問道:‘這菜叫什麼名字?’僧人合掌謙卑地說:‘山野貧僧
,不知菜之名。此菜能為皇帝解除,保護龍體康健,貧僧之願足矣。有萬歲在,就有大宋朝在,宋朝百姓皆有希望。’
少帝聽後十分感動,於是封此菜為‘護王菜’,以表自己一定要保住大宋朝江山的決心。從此護王菜之名便傳之於後世。又
因這道菜湯色碧綠如翡翠,看上去令人悅目,吃起來鮮涼可口,滑而不膩,於是就成了湯菜之上。”
錢密饒有興趣地介紹道。
呵呵,一道普通的番薯葉湯菜,卻有如此意義深刻的故事淵源,看來,任何普通的東西,只要賦予了它文化的內涵,必定就
變得與眾不同,而身價不菲了。
這頓飯,讓杜秀青看到了錢密經營理念的與眾不同,同時也看到了文化所蘊含的不菲價值。
餘河這個小縣城窮地方,要想發展,必須要摒棄傳統的舊觀念,發掘出餘河自身的價值,並賦予它文化的底蘊和內涵,打造
新的餘河形象,讓餘河的發展獲得全新的血液和生機。
吃飯的時候,胡國成中途接了個電話,出去了一趟。
錢密趁機掏出了一個信封,放進了杜秀青的大衣口袋裡。
“杜記,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您笑納。”錢密說,“本酒店的常年尊享鑽石客戶,吃住免簽單,您隨時可以光臨。”
“錢總您客氣了。”杜秀青笑著說。
錢密還想說什麼,胡國成已經推門進來了。
大家於是繼續吃菜,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