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林輕笑,“有本事的人在哪都能發光發熱。沒本事的人,你就是拱他上臺,也唱不了幾臺大戲。”
眾人點頭稱“是”,酒過一輪。
趙松海起個話頭:“對了,今天我家三兄弟在這,我有個提議,說出來大家聽聽。”
趙松華:“你要說回家關起門來說嘛。”
“沒事沒事。”林大寶趕緊說,“阿海你說,趁有歸在,說出來聽聽。”
“對。”趙松海看向趙有歸:人是市局局長,有些事找他幫忙就是他一句話的事。
但是,趙家人的面子沒有林家外來戶的面子大,真得趁現在說。
他又說:“兩年前,我盤下林裕寶的貨車,拉石頭拉貨跑外地,攢些錢。現在,我打算再買輛貨車,正式跑長途貨運。
駱家村的有錢人都不靠造紙廠發家,而是跑外地經商。比方曉琳同學……姓淳于的,帶一門親眷賺不少錢。
所以,我想組個車隊。先搞兩輛貨車,幫省城那邊的面料廠、服裝廠拉貨到外省,或者把咱們造紙廠的廢紙材料拉回來。
有歸,你覺得叔這個主意怎麼樣?”
眾人的目光落在趙有歸身上,連林語晨都看去。
大冬天,趙有歸只一件白襯衫和厚布中山外套,樸實得同這幫村裡男人沒啥區別。若說區別,大概是他比任何人都坐得筆挺,體魄更大些。
“海叔的想法很好。如今,城裡運輸業確實緊張。你還可以註冊個運輸公司,先用兩輛貨車跑起來,再逐漸做大。咱們造紙廠本身有車,但是,不夠用吧?”
“沒錯。我幫造紙廠拉貨,有時候就覺得可以再加輛車。現在有你這句話,叔的心裡踏實多了。叔敬你。”趙松海舉起杯子。
趙有歸遞杯子,碰後淺喝一口。
趙松林:“你要拉車隊,兩輛車怎麼夠?這兩年廠裡的業績好,我家也攢些錢,兩輛三輛買不起,但投資一輛車還是行的。
我買車,你來接業務管拉貨送貨,怎麼樣?”
“好啊。不過啊,你得幫我管賬。咱們親兄弟明算賬,一是一二是二,不少你不虧你。”
趙松海本就是這個意思,說出來也想讓大家投錢,心裡想:沒兒沒女,那就多搞錢防老。既然要搞就往大的搞。
林大寶接腔:“這兩年語晨讀書沒花家裡一分錢,還給我們打錢。正好,一輛貨車三萬多,我可以湊湊買一輛。”
“爸。”林語晨有些不贊同。
馬上要出國,家裡的錢都拿來買貨車,二老身邊就沒有餘錢。沒有錢在身邊,生個病都看不起,實在讓人不放心。
她手頭是有點錢,但基本都投在外面,其餘的流動資金打算到國外創立辦事點。
說起來錢不少,但用錢的地方更多。
飯桌上靜了瞬。
林大寶趕緊說:“閨女是誇我主意正呢,沒錯過阿海的好機會。來,幹杯。阿海,咱就這麼說定。”
趙松海趕緊答應:“謝大寶哥,回頭我讓二哥擬個章程,請有歸幫忙聯系貨車廠家,拿最公道的貨車價,保準大家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