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蘇允非常謹慎,打算進行精修之後再將其面世。
可以預料得到,這本孟子集註一旦面世,將會引來世人側目,亦會引來鋪天蓋地的批評。
這本孟子集註是蘇允藉助經典來詮釋一個創新的哲學體系,雖然已經是儘量重視古注,追求本義。
但對於那些追求經典絕對本義的經學家來說,這就是在歪解經典!
而且宋朝雖然以仁孝治天下,又有愛民的傳統,甚至還提出與士大夫共天下的說法,但民貴君輕這個概念依然沒有深入人心。
所以,屆時他們的批評與指責將會是極其嚴重的,蘇允不得不謹慎。
但是,這個風險是值得的。
一旦他這本《孟子集註》為世人所接受,那孟子的地位將會大幅度提升,一躍成為儒家的第二聖人。
這個影響將會大到難以想象。
一旦這位主張“民重君輕”的孟子被正式確立了亞聖的地位,也將標誌著中國進入一個開明專制的時期。
而孟子這本書也將身價倍增,從子部一躍而入經部!
以一己之力,將孟子這個儒家影響力靠後的聖人推進亞聖的地位,將孟子一書從子部推入經部,這個事情,也將讓蘇允成為當世的經學大家之一!
嘿嘿。
蘇允看著完成大框架的《孟子集註》,嘿嘿笑著,忽而聽到外面傳來雜亂的腳步聲,趕緊將其收起來。
這會兒可不好讓人瞧見。
只是稍微有些詫異,今兒是元宵節吧,怎麼還有人來這邊。
馮謙等人都是汴京本地的,他們元宵沒有果然,是不會來太學的,這會兒是誰來這邊了?
蘇允剛把書收好,文煌華大喇喇的聲音便傳了進來:“居正兄,你果然在太學,我等都尋了你好些天了!”
蘇允回頭一看,文煌華、潘敬仁、夏永安、楊炳等人都來了,頓時有些詫異道:“若我沒有記錯的話,今日是元宵吧,你們怎麼來了?”
文煌華笑道:“居正兄,我們尋你尋得好苦啊,我們到處問人問你住在何處,就是無人知曉。
最後還是尋了章擇,才知道你還在太學裡住著呢,你這也太認真了,春節至今,你不會都在太學裡讀書吧?”
蘇允笑道:“我不是很愛熱鬧,反正汴京城裡朋友也不多,乾脆留太學裡看書算了。”
文煌華哎呀哎呀叫喚了起來,一臉的痛心疾首,道:“居正兄這話說得可是要讓我們傷心了,難道我們這些人還不是你的朋友麼,我們這麼多人,你怎麼就說朋友不多呢?”
蘇允聞言趕緊拱手致歉,道:“是我錯了,是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