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叫赤子愛勝蚓,是專門產糞的。
白頸環毛蚓又黑又粗,赤子愛勝蚓細細紅紅。
上一次凌同傑來,主要乾的是夯實了土地,做了排水,搭建了苗床。
齊若木親自過來,就是來投放種苗,然後手把手的教中途的養護。
蚯蚓這東西,養起來還挺麻煩,溼度、溫度、日常管理還有采收,分段飼養什麼的,要求挺多。
而且養這東西還得過心理這關。
大箱子開啟,滿滿的蚯蚓團成一大團在裡面鑽啊蠕動啊。
駱一航看著都麻的慌。
特殊學校的娃子有好幾個當時就哭了。
哇哇的哭啊,被嚇壞了。
兩位老師和張峰趕緊把他們帶走,這幾個孩子就安排在養豬場吧,蚯蚓場這邊不適合。
但是呢,還有幾個孩子表現的卻很好奇,還有一個想要伸手去摸。
這幾個百分百安排在蚯蚓場了。
——
之後的一個月,駱一航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培訓上面。
特殊學校的孩子們,優點特別多。
勤勞、聽話、不怕髒、不怕累。
割草,煮豬食,打掃豬舍,鏟豬糞,拿手掏蚯蚓團,拆廢棄菌包投餌料。
小豬拉的粑粑不夠多,蘑菇房裡廢棄的菌包又特別多,都是有機質,同樣能拿來養蚯蚓,只不過沒有粑粑效果好就是了。
屬於多費力又少產出,效率不高。
這些別人不願意幹,又髒又累還噁心的活,他們勤勤懇懇乾的特別好。
堪稱優秀員工。
但是呢。
這些孩子同樣有許多問題。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用通俗的話講,就是一根筋。
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動作慢慢的,時刻不停的,只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