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長萬在一旁說:“臣願往紀國助齊。”
宋莊公吃了不聯合魯國的苦頭,這次萬萬不敢怠慢。宋莊公決定助齊伐紀,討好齊國以期望資助其聯合防範鄭、魯聯合大軍。這是長遠大計策,不可掉以輕心。宋莊公於是決定發兵車二百乘,以南宮長萬為主帥,猛獲為先鋒,星夜趕往紀國助齊伐紀。
齊釐公急於打下紀都,幾次挑戰,紀國國君都按兵不動。紀武侯嚴守城門,不敢出戰。
終於迎來了魯國、鄭國的救兵。有人來報說“魯國、鄭國二君各率自己的大軍已經來到紀都,前來救紀。”
紀武侯登城而望,果然見到援軍到了。心中興奮不已,心想可是救星來了。趕緊安排開門接應。三國國君相見,讓紀武侯感慨不已,這可是大難之時來相救啊。紀武侯感激發自內心,言語間已有淚水溢位。
三人商議明日出兵,共同對齊。
這一日,雖說天氣還算晴朗,只是風沙極大。瀰漫於空間的是渾渾噩噩的氣氛和陣陣風聲及風中裹著的沙塵。一種少見的肅殺氣氛瀰漫於紀國之郊。
兩陣相對,旗幟獵獵,劍戟微動,寒光閃閃。幾隻烏鴉在上空盤旋,似乎聞到了血腥之氣,已經等不及了要隨時俯衝下來的一般。
齊釐公這一方顯然並非是全部兵力。儘管齊釐公已經派人督促其餘四路大軍儘快趕往紀都。只是攻下城池的幾路大軍卻行動遲緩,只是部分趕到。
由於拿下邊境城池,諸多將士都在城中搶掠之中。甚至在享受戰勝者的戰利品。包括城中的紀人來不及帶走的物件,還有來不及逃走的女人等。另外還要考慮留下哪一個將軍和留下多少隊伍來常住把守城池。所以趕到紀國都城一是慢,二是兵力大打折扣。公孫戴仲與公孫無知分別將衛軍和燕軍先派遣趕往紀國都城,而姜諸兒位於最北,所以趕往紀都的時間較長。公子姜糾在管仲的督促下,快速向紀國都城趕來。所以面對三國合併一起的陣容,齊釐公顯然是弱了一些。
魯桓公、鄭厲公、紀武侯三國聯軍集中於紀都與齊釐公的齊軍相遇于軍前。
魯桓公與齊釐公這是戰場上翁婿相見,必須首先講個禮節。
魯桓公坐在黃蓋車裡,讓讓御僕向前列於三君之最前,向對面喊話。魯桓公說:“紀國與魯國是世代姻緣,知道得罪於齊國。寡人來此並非與齊國交惡,而是特意為紀國請赦。希望齊、紀兩國勿動干戈、重修於好。”
魯桓公給予表白子並非是惹齊釐公不滿的,而是來調停齊紀之間矛盾的。
齊釐公讓前面的軍士閃開一條路,讓出齊釐公的黃蓋車。
實際上齊釐公見到魯桓公趕來援紀就怒從心頭起,他大聲吼道:“我齊國先祖哀公為紀侯所陷害,死於烹刑;這事你知道嗎?到現在此事已過八世未報此仇。君助其親,我報其仇,今日之事,只有刀戟相見,別無好談。”
“如果君只想一戰了結,那寡人只能支援紀國保衛家國社稷了。望君別怪小婿無禮了。”
魯桓公見勸說再三無濟於事,即命公子姬溺出戰。
齊釐公派出公子姜彭生接住廝殺。
兩個戰車奮力向前,兩車戰將長刀大戟相見。
姜彭生有萬夫不當之勇,魯將姬溺如何敵得過?幾個回合下來姬溺便顯得力氣不佳。魯國副將秦子、樑子二將,併力向前,三乘戰車卻難敵姜彭生一乘戰車。連戰數個回和未能取勝。衛、燕二主將見魯軍三打一,不公平,二將也前來助戰。於是兩陣之前,幾乘戰車混戰一團。
四國國君都在看著齊、魯陣前的交戰。鄭厲公在一旁觀戰,不僅計上心來,他不派戰將前去陣前交戰,卻在暗地裡用兵合攻。鄭厲公不像魯桓公那樣明打明鬥。就在兩陣之前魯將與齊將刀槍相見的時候。鄭厲公派出原繁和檀(tán)伯二將,隱蔽從左右迂迴直攻齊襄公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