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方面的基層小官,稱為“田嗇夫”或“鄉嗇夫”。
負責一個驛站的官為“置嗇夫”。
此外,還有倉嗇夫、庫嗇夫、苑嗇夫、皂嗇夫等等。
馬嗇夫向子嬰講述詳細情況。
首先是馬種,公馬和母馬都必須是良種馬。
這處馬棚,畜養有550匹母馬、22匹公馬。
當小馬成長到一定程度後,將會離開母馬移送到其它馬棚。
每個馬棚都有專門的屋子作為“辦公室”用途。
子嬰在馬棚參觀一遍後,來到辦公室。
這裡有本子記錄著工作情況。
公馬母馬育種,生育小馬,小馬長大移交其它馬棚,乃是馬匹死亡等等,都會有相應記錄。
記錄本記錄得很詳細,包括日期、馬舍編號、相應負責的吏員。
另外還有本子,詳細寫著養馬之法,包括馬匹繁殖、疾病預防等到。
律法規定得很詳細,對各項工作要求十分細緻,細緻到各行各業每個環節的每個細節,這是秦國的一大特點。
正因為細緻、要求嚴格,秦國的各項工作都十分高效率,這是東方六國難以比擬的。
在四大養馬區中,每個養馬區都有苑令所在的辦公區。
一天後,子嬰來到曾勻的辦公區,這是在草原上搭建的多座房屋。
在這裡,有若干吏員在工作,還有士兵駐守負責安全。
子嬰全面瞭解這個養馬區。
根據曾勻介紹,他下轄的區域,目前有官吏上千名,正在畜養的馬匹有三萬九千匹,有馬棚數十座。
隨後,子嬰來到檔案區,在書架上,有許多用竹簡書寫的資料,也有許多是紙張本子。
四十餘歲的曾勻,從事養馬官多年,根據他所說,在這片區域內,以前馬匹只有一萬八千,自從子嬰決定打造十萬騎兵後,新增了大批母馬,加上母馬生育的小馬,新增了兩萬一千。
子嬰挑選一些資料閱覽著。
首先是官員工作記錄,裡面記錄著各嗇夫工作情況。
曾勻按要求對下屬嚴格考核,做得好獲得獎勵的、做得不好被懲罰的官員皆有。
就在上個月,在數十名嗇夫中,做得最差的兩名嗇夫被撤職,降為普通吏員,由表現好的吏員升上去頂替其位置。
苑令“辦公室”,有子嬰、陳平、韓談、騰其、曾勻五人。
子嬰在這裡開個會議。
子嬰向騰其道:“再加上其他三個養馬區,目前有多少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