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秦五百年txt> 第91章 時機還沒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1章 時機還沒到 (3 / 5)

騰其道:“稟大王,四個養馬區,以本區最大。整個隴山共有馬十五萬匹。”

子嬰再問:“要養二十萬匹戰馬,需要多久?”

十萬騎兵,最少需要配備二十萬匹戰馬。

如果進行長途奔襲,一個騎兵需要配備三匹馬。

騰其答道:“稟大王,養出來的馬,不一定能成為騎兵戰馬。經過篩選後,有三到四成能成為戰馬。按照此推算,至少需要養六十萬匹馬,方能滿足十萬騎兵所需。現有母馬共有一萬二千匹,日後母馬會越來越多,每年生下更多小馬。只要人手充足,要養出六十萬成年馬,六年到八年可辦成。”

六十萬匹馬,是前所未有的龐大養馬計劃。

子嬰問道:“六十萬匹,在隴山能養出來嗎?”

騰其道:“稟大王,在以前,尚有百姓在隴山草原放羊。如今,全部用作養馬。臣對隴山能養馬草地做過估計,最多能養七八十萬匹。”

子嬰點點頭,說道:“好,無論要多少人、需多少錢糧,寡人都滿足你。”

會議結束後,陳平私底下問子嬰:“大王,要操練出十萬騎兵,可是另有妙用?”

他投奔秦國已有一段時間了,按照他對子嬰的印象,子嬰絕對不是昏君,不至於無端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養這麼多馬,或許是大王另有想法,陳平很是好奇。

子嬰一副高深莫測模樣,答道:“那是自然。到底有何妙用?等時機到了,自然會讓大家知曉。”

時機要什麼時候才到?陳平能猜測出來,操練出騎兵是用來作戰的,等到騎兵大規模作戰時,時機就到了。

儘管不知道到底有什麼妙用,陳平能夠感受出大王對再次一統天下的堅強決心。

考察騎兵和養馬之後,子嬰還要去往更西邊,去一趟秦國的發源地。

在商朝的時候,秦人的祖先在東方。

周滅商之後,秦人祖先遷徙到隴西的犬丘,以畜牧業為生。

周孝王時期(公元前897年―前886年),周孝王得知在犬丘的非子極會養馬,召見非子,詢問養馬之法,非子對答如流,周孝王非常高興,讓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間主管馬匹。

非子盡職盡責,養出大批良馬,周天子非常高興,賞賜非子一塊封地,並賜予贏姓。

秦非子的封地稱為“秦邑”,位於犬丘北部一百多公里處。

後來,秦國將秦非子作為首位國君。

但嚴格來說,秦非子時期,秦國不能算作一國,尚未立國,只是作為秦國國號的最初來源。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出兵營救西周,跟犬戎交戰,立下戰功,後來護送周平王東遷,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這是秦國正式立國。

後來,秦國跟西北部遊牧民族長期作戰,先奪得岐山,又先後滅蕩社戎,擊敗邽、冀兩戎部,徵彭戲戎,鞏固再隴山、隴西一帶。再後來,秦國收復杜、鄭之地,滅小虢,版圖一直推進至關中平原。

這是經過許多代國君努力,才得以完成,實現了逐步從遊牧民族向農耕民族的轉變。

再到後來實行商鞅變法,最後一統天下。

秦國從立國到一統天下,總共經歷了五百多年時間。

如果溯源到秦非子時期,從獲得封邑,到立國,再到崛起,到最後一統天下,時間更是達到六百多年。

秦人的創業過程是一部蕩氣迴腸、激勵人心的歷史。

對於創造出這樣歷史的秦人,子嬰有著深深的欽佩之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