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子嬰啟程向西,數天之後抵達秦邑。
秦邑的位置,在現代屬於天水市清水縣。
秦邑並非一座城,這時期居住的人口不多,相當於一個鎮的規模。
按照行政區劃,秦國在這裡設一亭,因其是秦國發祥地,稱為“秦亭”。
秦非子的畝地就在秦邑,子嬰前往墓地祭拜。
子嬰西行,有史官跟隨著,記錄著西巡過程中主要事情。
秦王嬰祭拜先祖,更是被詳細記錄。
——————————
韓國,新鄭。
某間客棧。
自從韓國復國後,某商人開了這間客棧,生意還算不錯。
在函谷關的聯軍退兵後,各自回國。
不久後,張良實行變法,把商君之法在韓國推行。
商君之法禁止私人經營客棧、食肆,這間客棧被官府接管。
客棧裡,食客稀稀落落。
“掌櫃的!”
食客叫了很多次,掌櫃才不耐煩走過來。
“全部菜都寫在這!看好再叫我!”
在牆壁上,掛著許多木牌,每塊木牌上寫著一道菜式。
掌櫃說話後便離開了。
他只是打工的,面對沒有爵位的人,賴得理會那麼多。
那食客非常不滿,以前他來這裡吃飯,掌櫃哈腰笑著臉,態度很好。
現在換成官營了,才懶得給你好臉色。
“他孃的,該死的張良,搞什麼狗屁之法!”
這食客心中大罵著張良。
不僅僅是他不滿,韓國同樣有許多人不滿。
秦律一大特點,就是對各方面規定的得很詳細,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管,並且管得很嚴,稍微不小心就會觸犯秦律。
什麼事情事無鉅細都要管,手伸得太長了,讓東方六國的人十分不適應,許多人有牴觸、抗拒心理。
這客棧某客房中,有兩人在低聲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