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役,陳餘在趙國的威望大打折扣,李左車威名大為提升。
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對於廣武君擊敗匈奴,都為之高興。
皇宮大殿,皇帝趙歇舉行朝會。
首先,是對李左車擊敗匈奴,立下大功進行封賞,給予李左車重賞,不僅官職提升,還賞賜土地。
朝會結束後,眾臣退下,只剩下趙歇、張耳、陳餘、李左車四人。
張耳道:“兩日前,楚國密使到來,密使說,如若趙國先昭告天下,言明趙國不願與楚國為敵,希望兩國休兵,楚國可退兵。”
趙歇再看向陳餘和李左車,問道:“不知兩位卿家意下如何?”
陳餘道:“陛下,趙國南邊有彰水和長城防線,楚軍根本無可奈何,楚軍勞師北上,需長途運送糧草,我趙軍在家門口作戰。臣認為,該殺殺項羽的威風,勿需理會,長期對峙下去對楚國不利,項羽不得不退兵。”
趙歇覺得有些道理,目光再看向李左車。
李左車道:“陛下,臣認為,項羽是騎虎難下,如若楚軍主動退兵,又覺得有損顏面,特意派人秘密前來,由趙國先昭告天下,楚軍再退兵,項羽顏面不至於損傷過大。臣認為,暴秦才是趙國死敵,即便趙國不臣服於項羽,樑子已結下,也不宜結得過深,索性就答應項羽,好讓項羽退兵。”
張耳道:“廣武君言之有理,臣贊同!”
趙歇點頭道:“廣武君所慮甚是,朕亦覺有理,就這麼辦。”
隨後,李左車再說道:“匈奴被打敗,讓匈奴人知道,無法從趙國佔得大便宜。臣覺得,可再讓蒯徹出使匈奴,成功之數應當有七八成。”
張耳出言贊同,趙歇同意了,再次派蒯徹去見冒頓。
————————
時間已是十二月隆冬季節。
在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區,大量的匈奴人、牲畜在這裡過冬。
跟中原、關中相比,河套的冬季更為寒冷,但跟陰山以北草原相比,河套已經溫暖很多了。
河套地區,成為了匈奴人過冬的最佳之地。
沮渠託慘敗後回到河套,冒頓大怒,將沮渠託連降數級,降為千騎長(管轄一千騎兵的軍官)。
十二月中旬,河套地區大雪紛飛,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
所有牲畜全關在圈舍中,幾乎所有匈奴人都待在帳篷裡,無特殊事情不外出。
這裡有一座城,稱為“九原城”(現代的包頭市),是趙武靈王奪取河套後所修築。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後來匈奴再度奪取河套。
嬴政滅六國後,派蒙恬奪取河南、河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