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南檸和謝驚瑜倆人,是在清晨天剛亮之初,回到西河村的。
這麼一大清早,好一些村民都起來了。
村口,停著十幾輛牛車。
這些牛車,是昨天商量過後,村民們一起合資買的。
這些牛車,先用去拉肥料,等他們回來了,村裡合資的村民們,都可以公用黃牛,拿去耕田犁地。
合資買牛車,這是西河村頭一次做的事情。
公用幾頭牛拿去耕田犁地,這解了家中沒有黃牛的村民的愁。
公用牛車,這也是好啊。
那以後,他們村子的村民上鎮上去,不用出錢搭牛車了。
現在西河村的村民,最緊要的就是肥料坊。
肥料配方不能給狗縣令,他們這些農民也想活著。
所以,可不在一大清早,除了謝家新宅的人,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啟動了。
昨天說要帶著肥料去其他城鎮售賣的年輕小夥,正扛著肥料上牛車。
肥料坊的倉庫儲存了一大半的肥料。
村民們都在幫忙抬肥料,男子一人扛一袋,一些嬸子們,兩個人抬著走。
張南檸走過去,將她昨天下午寫好的十多張路線圖,給那些年輕小夥。
有她的路線圖,他們不愁找不到路了。
張南檸又同他們說了具體該怎樣銷售,該怎麼帶動那些地方的農民百姓等等。
很快,半個時辰過去。
全部裝完這些牛車,早晨的朝陽還沒升起。
這些整裝的村小夥,吃了村長媳婦做的早餐後,帶著一大個包袱,幾袋零食乾貨,坐上牛車出發了。
而看著眾村小夥離開的人群中,當官許久,習慣早起的鐘懷民也在這些人裡頭。
他在一個新地方,根本熟睡不了,一夜沒睡。
在聽到竹屋外面傳來動靜的時候,他就起身過來圍觀了。
他也不是單純圍觀,他看見張南檸他們兩個的身影后,加進了跟村民抬肥料的行動裡頭,還吃上了熱乎乎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