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他們的年號就明白,要麼是展示肌肉,要麼還是展示肌肉。
宣武、昭武這些就不多說了。看似比較和平的年號,貞觀,其真實含義,可是出自這句話。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什麼意思,貞觀皇帝說什麼是正的,什麼就是正的,貞觀皇帝說什麼壞的,那什麼就是壞的。你不聽話,那你就不符合天地之道,你就不該存在!
這可比什麼昭武更可怕。
換而言之,這種霸道暴躁的基因記憶,是從貞觀皇帝這兒傳下去的。
歷代皇帝,如躺平的大興皇帝,當年一怒之下也曾經因為海外番邦只進貢一塊‘聖土’給他,而氣的下旨連發十二艘鉅艦夷平那座小島。
結果,他事後才知道,人家把聖土上貢給他,是表示願意投降的意思。
但,元烈太子不行,因為歷史學家發現史書上記載的元烈太子實在太溫和了,一個末流小官都能開著車走在太子專車的前面。而元徽皇帝更是說過;太子有類小娘也!
由此,他們懷疑,因為元烈太子太溫吞的性格,讓元徽皇帝覺得這個太子雖然足夠聰明,可是不夠狠心,不能讓他繼承皇位,否則會被大臣控制的。
而明華皇帝呢,果然夠狠,結果玩崩了。有人甚至猜測,如果明華皇帝死的不那麼早,恐怕前唐時代不會完結。
強大的唐帝國,延續了五百一十三年。它的強大,它的繁榮,全都在前唐時代的兩百多年裡,後唐時代的兩百多年,是一個帝國逐漸被瓦解的過程,整個帝國都處在隨時隨地被撕裂之中。
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每時每刻不在吞噬著龐大帝國的血肉。
如果說李智雲看見後唐時代會被活活氣死的話,那麼當這座帝國轟然倒塌,當掀翻這個帝國的青年人從直升機上下來,走到他墓碑前的時候,李智雲估計就笑了。
因為,這個年輕人叫做李晉陽。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英俊的年輕人風衣飄蕩,腰部懸掛著唐刀,整個人氣宇軒昂,英姿勃發。
“少帥,咱們可是在造反,在老祖宗這兒可不能停太久,羅剎國那邊還等著少帥去主持大局。”段諶說道。
李晉陽點點頭,而後又笑了。
“您笑什麼?”
“我想起高興的事情。”
“什麼高興的事情?”
“老祖的本紀裡記載過一個趣聞,當年老祖跟著武德皇帝造反的時候,曾經在段志玄面前也說過我剛剛說的那兩句詩。”
“誒?”段諶一愣,“我家老祖宗?”
“是噢。”
李晉陽乃是貞觀皇帝第七子,隴王李承烜一脈後人。
而今,唐帝國崩潰,那些曾經被老四家這一脈後人給攆的到處跑的那些貞觀皇帝兒子的後人們,全都回來了。
後面還有幾章番外,等我恢復健康再給大家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