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鹿鼎記> 【1074 韋公爺連夜拜見林小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74 韋公爺連夜拜見林小玉】 (2 / 4)

因為將毛文龍當成了自己人,韋寶也沒有什麼不好談的,索性將這些秘密想法告訴了毛文龍。

朱元璋廢除宰相,確實使得皇權得到了加強。但也給皇帝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正所謂“內外諸司皆鹹決於上”,使得整個帝國的運轉全都依靠皇帝一人來控制。

朱元璋是個典型的“勞模”,他雖有些冷酷嚴苛,但對於治國理政,可謂矜矜業業。

他每日“眛爽臨朝,日晏忘餐”,在洪武十七年,曾八天內處理大事三千二百九十一件,每天平均要處理四百多件,確實配得上勞模這一稱號。

作為開國之君的朱元璋似乎忽略了一些事情。他所開創的朝廷運轉體制,皇帝每日的工作量是按照他勤於政務的工作態度。

按照他理政的才能和自身的意志品格來設定的。

他的子孫雖然日後也姓朱,但這種能力和品格是不能遺傳的。

歷史表明,一個王朝越是到最後,成長於深宮之中的皇帝往往是有些退化的。

並且廢除宰相後,皇權至高無上。

如果君主昏聵無能,荒怠朝政,很難有一股力量給予糾正。

因此,明太祖雖然嚴禁宦官干政。

但明朝宦官勢力的崛起,恰恰是在洪武朝便埋下了隱患。

明太祖駕崩後,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朱允炆是一位受到過良好儒家教育的君主。

其為人溫文爾雅,頗有仁君之容。

因此,他對於宦官的態度也是和正統儒家的觀點,和他的祖父一樣,認為宦官只是下人,必須要嚴加管束。

但在靖難之役中,在建文帝身邊備受管束的宦官成為了朱棣的情報來源。

朱棣因此掌握了京城的虛實,方才一舉成功。

而朱棣原本王府中的宦官們也多隨他一同參戰,並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等到朱棣登上了皇位後,便認為宦官們忠於自己,將其視為心腹,對宦官也多加委任,如監軍、出使等職。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同時對大臣們進行監視,明成祖時設立東廠,由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掌握。

東廠的設立,標誌著明朝宦官勢力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為明朝宦官問題的開端。

朱元璋以自身為標準所設立的這一套體制,在朱棣以後的明朝皇帝身上開始難以執行起來。

首先,廢除宰相,權力開始歸於內閣,內閣在處理朝廷大事時,是透過票擬製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