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到那官員拿出這串手串,她並不知道是被衛秉鐧撿了去,還以為是這起遇襲案已經查到和鳳泉王府有關了。她不想再和申明煌扯上任何關係,當場就否認:“不,不是我的。”
而刑部其他官員也沒有閒著,他們找到了那天在明月樓上所有參加宴會的女孩子和現場宮女,對她們挨個詢問,並將她們每一個人所說的自己的站位畫成圖,確認了只有四個人那天能知道或者看到衛泱泱和宋文如是什麼時候走的。
第一個是孟津公主,但她和衛泱泱感情極好。而且以後若申明淵做了太子,她還要仰仗哥哥嫂嫂的照顧,去得罪申明淵夫婦做什麼?更何況她年紀不大、久居深宮,和宮外沒有任何聯絡的方式。要收買幾名殺手,這顯然是她做不到的事。
第二個是誠意侯府的湯小姐,皇后的侄女,她和申明淵是表兄妹。當時衛泱泱和文如下樓時,還和她說了幾句話。但她家是皇后外戚,且是言官,根本沒有培養死士的能力。
第三個是花都府尹家的張小姐,她當時還給衛泱泱讓了路,並問了還有多少日子才能生產?但她說話之後就被小姐妹叫走了,整整又玩了一個時辰才回家。這一個時辰她的所有行蹤,都能找到其他小姐為她作證。
第四個就是鳳泉王妃,她當時自己獨自坐在三樓一角,除了她的侍女,並沒有其他人證。
刑部的包尚書親自去了一趟明月樓,坐在鳳泉王妃的位置上。這裡能看到人從樓梯上走下來的情況,也能看到窗外馬車停放的地方。按照刑部目前瞭解的情況,所有的證據對鳳泉王妃最不利。而且人人都知道,她和衛家是死敵。可她如此爽快地說出自己的座位,是不是也能說明,她反而是那個最不可能動手的人呢?
可刑部辦案,並不能靠猜測,只能靠證據。因此包尚書並沒有去思考,到底四名貴女有沒有可能做這件事。他只是把自己收集到的資訊,如實上報給了皇帝。
等清河王世子滿月之後,刑部官員還請皇后宮中的女官幫忙,一起去清河王府問一問衛泱泱現場的情況,衛泱泱說的與宋文如差不多。問話的最後,那官員忽然問她:“王妃,您有沒有一串紫色的珍珠手串?”
衛泱泱很好奇這官員為何這麼問,她的手串早就扔還給了申明煌。可她知道宋文如是一直戴著那手串的,是不是文如惹上了什麼麻煩?雖然她已收到了衛戍平要她如實答話的訊息,但她並不知道這手串與案件有何關係,就隨口答:“是,有一串,上面有十顆圓珠子。”
那官員便將衛秉鐧在現場撿到的手串拿出來:“是這個嗎?”衛泱泱只能承認:“是。”那官員很仔細,又問:“王妃能不能戴上試試?”衛泱泱說:“好。”侍女們便從那官員手中取過手串給她戴上,剛剛好。
*衛泱泱當時承認手串是自己的,只是想替文如解圍。可她萬萬沒想到,申明煌今日在大殿上居然拿這手串來陷害她!
嘉獲帝已經查到了那紫色珍珠的產地在懷慶府,那是先皇后的家鄉。因此最可能拿到那紫色珍珠並做成飾品的,確實是申明煌。而現在所有的證據都表明,這手串是衛泱泱的。兩個人到底是何關係?這其中除了權位之爭,是否涉及到男女私情?他決定詳細問一問。
皇帝命人將手串拿給衛泱泱看,問她:“這手串是你的?”衛泱泱只能硬著頭皮承認:“是,父皇。”皇帝又問:“你從何處得來的?”
衛泱泱如實回答:“是在錢塘府剿滅海盜之後,五皇兄給媳婦的信物。他說憑此手串可以日後找他要些賞賜,我覺得好玩,就一直儲存著。”
椒棋貝海看到那手串,瞬間明白了申明煌的用意。兩人這麼早就相贈禮物,當然不是什麼打了勝仗之後的信物,而是定情信物。至於那手串為何又回到衛泱泱手上,她並不知道,想來是申明煌不死心,私下又給了衛泱泱的。怪不得每次申明煌見到衛泱泱之後都怪怪的,原來是兩人早有私情。
椒棋貝海反駁衛泱泱:“父皇,那不是普通訊物,而是鳳泉王給清河王妃的定情信物。弟妹當時在鞏縣郊外還曾因為生氣,將這手串扔還給鳳泉王,在場很多人都看到了。”
椒棋貝海知道,只要咬死了兩人之間有情愫,衛泱泱在申明淵心裡的地位會一落千丈,連她生的兒子都會被懷疑血統。而皇帝為了皇家的顏面,也不會為了一件兒女私情處死兒子,死的只會是你,衛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