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杜守義> 第五十二章 一根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 一根柴 (2 / 3)

又上完一個夜班,回家迷瞪了兩小時後,今天的簽到時間就到了。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一根柴’豬頭肉X10。”

看到這不太正經的獎勵,杜守義有些忍不住想笑。這名字已經讓星爺玩壞了,太容易讓人聯想起某些‘季節’藥了。

要說起來,‘一根柴’和那個藥沒什麼關係,但它的出處還真不是那麼正經。它來源於《金瓶梅》中的宋惠蓮。

宋氏有一門絕活,能用一根柴禾就把一鍋豬頭肉燉到骨脫肉爛,所以得名‘一根柴’。

老京都吃豬頭肉喜歡‘爛乎’。所以有些賣豬頭肉的小商小販會插一根‘一根柴’的小旗幡,蹭一蹭《金瓶梅》的熱度。表明自己的肉是經過文火小煮,久煨慢燉,火候到位。

這說得是固定攤檔,流動小販可沒條件賣那些帶湯帶水的。所以他們賣的是‘燻豬頭肉’,吆喝起來是‘燻魚兒’。

現在還有些京都老人愛管豬頭肉叫‘燻魚兒’。年輕人要是不解釋一下還真不明白。怎麼來得呢?

很久很久以前,老京都有一個賣豬頭肉的‘神秘組織’。他們揹著統一的紅漆櫃,操著一樣的切口,連用得刀也和別家樣式不一樣。

據說,他們是由一群失敗後,隱居下來的太平天國將士組成。他們的使命就是.....

這是‘神秘版’的,真不真的不知道,反正就一聽吧。

現實版中,賣燻豬頭肉的前身倒確實是賣燻魚兒的。

燻黃花魚用高粱稈包好,然後穿街走巷的叫賣。燻魚燻蝦都是下酒菜,所以順帶著也賣些燻豬頭肉、燻豬肝、燻雞蛋什麼的。

到了後來可能海味不太好伺弄,所以漸漸的豬頭肉成了主打,燻魚兒反而不見了。而叫賣聲卻保留了下來。

這是標準的‘掛魚頭賣豬肉’,叫得和賣得完全是兩碼事。細想想好像也就豬頭肉是獨一份,別的還真沒見過。也挺有趣的。

老京都大人孩子都愛吃豬頭肉,有很多老字號做得都不錯,但系統偏偏選了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一根柴’。杜守義沒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當然也就不適合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了。

最適合的是等天涼快些,然後溫上一罈黃酒,弄幾粒花生米,擺上一小碟豬頭肉,和龔小北兩個在燈下小酌幾杯,那滋味....想想都讓人覺得心癢癢。

現在他肉有了、龔小北有了、連昏黃燈光都有了,就等著系統給他一罈好黃酒了...

關上空間他來到了後院,心裡興奮的小火苗還在燒著,一進門他就嚷嚷道:“中午想吃什麼?隨便點!”

“你醒了?睡得好嗎?”龔小北見到他,問候道。

杜守桂卻毫不客氣,直接道:“哥,我要吃大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