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杜守義> 第二六二章 猴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六二章 猴腦 (3 / 5)

當然,也可能是奶油泡螺,即延續自蒙元的一種奶製品。反正它和熊掌一起,是明八珍裡唯二的正經東西。這東西在明朝宮中文件裡確實記載過,不過語焉不詳,究竟是什麼沒人說得清。

看明白了吧?明八珍都是些名頭叫得響亮,沒幾樣正經東西。和晚明‘士風’幾若相仿,虛頭八腦的。

也許有人會說以上這些都是宋八珍。反正據我所知,這確實是明朝文人搞出來的。

‘龍肝鳳髓’這四個字最早出現在蘇軾的《江瑤傳》中,只是個文學創作手法,沒有確指物件。

而上述八珍完整版最早出現在明朝的《玉芝堂談薈》中,在這之前還沒人這樣瞎編亂造。

當然,這只是網文胡侃,姑妄聽之就行。

到此為止,歷朝歷代的珍饈美味中從未出現過‘猴腦’,連猴字都未出現過。食腦的也就一個‘鳳髓’,和猴相近的也只有個‘猩唇’。

到了清代,八珍分了好幾種。

最高階的參翅八珍是指:海參、魚翅、魚軟骨、魚肚、燕窩、熊掌、鹿筋、蛤士蟆。

看出來了吧?一水的燕翅席材料,這才是比較正常的版本。此外還有‘山水八珍’等等好幾個版本,但‘猴頭’皆是指‘猴頭菇’。

想想‘猴腦’這道菜是怎麼吃的,你就知道它絕不可能出現在禮教社會的食譜上。

圓桌中間開個洞,夾住猴頸,然後剃毛,鑿開天靈蓋露出白花花的腦花。

一勺滾燙熱油下去,然後一人給把小指甲蓋大小的小銀勺,自己動手挖吧。在這整個過程中猴子可都是活著的,嗷嗷慘叫不斷。

所以知道那個總兵為什麼被彈劾了吧?也就是個武夫,沒讀過書。但凡知道‘君子遠皰廚’這五個字就絕不會拿起那把小銀勺。

八珍中的‘素猴頭’是被故意誤導成‘真猴頭’的。那是在清末民國,禮崩樂壞的時候。騙誰呢?外國人。

那本來是道土司菜,後來被故意‘冒名頂替’,成了灕江涉外遊覽船上的一個餐飲專案,糊弄外國人錢的。這個就不再多談了。

猴頭也好,過度烹飪也好,都離題太遠了,咱們還是回到杜守義的‘鍋燒肘子’。

鍋燒肘子很好吃,外脆裡軟,噴香撲鼻。可聾奶奶吃的時候竟然長長嘆了口氣,臉上還帶著些哀傷。

杜守義知道這裡面肯定有事,想了一下他還是問道:“老太太,您這是怎麼了?”

“上回吃到這味道還是在我坐月子的時候,這一晃都多少年了?”

這話沒法接了,老太太坐月子的時候,宣統可能還沒出宮呢。不過她能說起這個倒是件好事,要是每天仰人鼻息,小心翼翼的過著日子,怎麼會提起從前?

想了一下他決定找點樂子,撫慰下老太太的哀思。

“奶奶,今兒晚上您早些吃晚飯,等我下班回來,開車帶您出去瞧瞧熱鬧。”

“你有車了?”

“有了,一直沒和您說呢。”杜守義笑道。“今兒小北上唐山學習,晚上也不回來。咱祖孫倆偷偷上王府井,長安街逛逛,他們誰都不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