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八日禮拜六,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柳泉居’銀絲捲X500。”
杜守義剛聽到‘柳泉居’時一激動,還以為他的春天來了。可隨即而來的‘銀絲捲’讓他洩了氣。
銀絲捲是什麼?南方朋友未必知道。說白了就是‘饅頭包麵條’。
它是魯菜主食之一,幾乎每家魯菜館子都有。京都城裡做得最好的是曲園飯店,每個銀絲捲裡包著一百一十多根‘麵條’。豐澤園的銀絲捲也很出名。
但要說銷量最好、名氣最大的卻是‘柳泉居’。柳泉居的銀絲捲,豆沙包,烤饅頭,可謂它家麵點的‘三大金剛’。它家的外賣視窗時不時就排起了長龍。
日本有家‘神奇’的公司:雅馬哈。它做發動機,做摩托,做鋼琴,做一樣成一樣,彷彿就沒他們不會的。
其實柳泉居也是家‘神奇’的企業,它就是京都餐飲界的‘雅馬哈’。或者應該說,雅馬哈是日本的柳泉居。柳泉居已經四百多年曆史了,雅馬哈才多少年?
四百多年來,柳泉居幹什麼都能成事。
一開始它賣‘燕京黃酒’。嚴嵩題字,多爾袞認證,一賣就是幾百年,比便宜坊年頭都長;乾菜館它做成了八大居之一;連順手做個饅頭搞個副業都能做成京都頭一號。
總之在餐飲這一行,幹一樣成一樣,只要它想幹就沒有幹不成的事。
牛叉的不止這些。它離老舍家只有一條衚衕,老舍先生在《正紅旗下》,《四世同堂》中,都以柳泉居做過背景,對它的感情很深。
八零年柳泉居重新開業時,京都各界‘土著’名流們紛紛發文、題詞,欣喜之情溢於字裡行間....
五百個銀絲捲杜守義一個沒留,中午抽了個空都給廖家窪送過去了。白麵的銀絲捲可比餑餑實在多了。
看著眼前的幾筐臘雞,清醬肉和那幾大簸籮的白麵饅頭,廖承德久久說不出話來。
杜守義上回來說過,讓他等工作組走了就來個電話。儘管他猜出和年貨有關,可萬萬沒想到會有那麼多。
“二叔,您知道我開了個小診所,這些都是病友們送的,擱我這兒實在吃不完,您受累幫著解決一點。”
廖承德要是信了這鬼話,他這村支書就不用幹了。那肉都是一大方一大方的,饅頭還冒著熱乎氣呢...
今天杜守義在廖家窪待得比時間比較長,他在聽廖承德介紹新設知青點的事。是的,廖家窪在節後要新設一個知青點。
廖家窪知青點,廖承德是村支書,廖家老三在公社做會計,這...
心病一朝得解,回程路上杜守義實在忍不住了,他停下身形,看著空曠的田野大笑了起來。
晚飯後小北看著他樂呵呵的樣子實在忍不住了,問道:“什麼事啊?高興一晚上了。”
“呵呵,和棒梗有點關係,對建國的影響可就太大了,等會兒單獨和你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