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痛悔道:「都怪我!」
曹操冷冷的望著他,已不復山谷中的兄弟情深,喝令一聲:「去朔方!」
…
…
秋季的末位,九月二十,一封戰報火速送抵京都。
——徵西將軍曹操敗了,不只是敗了,而且敗的極慘…
就連雁門郡都丟了。
整個朝堂上一片譁然。
「陛下,丁原刺史駐守雁門,面對十餘倍的敵軍尚且未曾失去雁門半寸的土地,可這曹操剛剛到那邊,就失地、丟城!陛下噹噹機立斷,即刻更換徵西將軍!」
「是啊,陛下…昔日夏育、田嬰率領漢軍十萬,悉數葬送於雁門,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不可不查…今曹操又出敗軍之像,陛下該另派將軍替換曹操,挽回敗局。」
「陛下,大將軍皇甫嵩乃邊陲人士,素來與羌人搏鬥,胡人再兇猛,兇不過羌人,不如改派皇甫嵩去頂替曹操,力挽狂瀾!」
一句句的聲音,鋒芒直指向曹操…
儼然,在滿朝群臣看來,如今已經到了必須換帥的時候,再不能一意孤行…斷送了三軍的性命。
倒是劉宏,他的眼眸凝起…公卿們的一言一語,他聽在耳中,卻是不發一言。
可越是這樣,越多公卿的目光直勾勾的望向他,期盼著這位天子拿下主意。
太子劉羽也在滿朝公卿之中…
他位列首位,他的臉色也不好看。
不過…
當曹操退軍回朔方的訊息傳出,他總歸心頭懸著的石頭落下了幾分。
還行…
局面尚且在可控範圍。
劉羽同樣也意外,明明這個好大哥曹操是答應他的,將會在秋季過後再向鮮卑發起總攻,怎麼這麼幾天都熬不住了!
而劉羽之所以選定進攻鮮卑的日期。
那是因為…無論是《資治通鑑》,還是《後漢書》、《三國志》都相同的記錄了一個事兒,那就是檀石槐活不過這個秋天,活不過他的四十五歲!
也正是基於此,劉羽才派程立去試探…
他並不敢篤定,但…很有可能,檀石槐不是戰死的,這位鮮卑百年不出的軍事奇才,他更有可能是死於「內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