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科長,您有事儘管吩咐好了,我們全聽您的!”
一個人開嗓,其餘的人立馬響應,一個個聲音洪亮得能將屋頂給掀飛了。
朱芸也被他們嚇了一跳,隨即說道:“我們好得廚子也算是半個大夫,能夠以食療人,十分飽不是健康的習慣,但是能保持七分飽,抵制美食誘惑的人,需要較好的自制裡,所以我們肩負重任吶。”
她並沒有遮遮掩掩,又拿出幾張紙讓他們傳下去。
這些便是昨晚對褚申宇問話的答案。
與其讓眾人吃得飽,不如哄哄他們吃得好,吃得健康,下意識忽略對量的追求。
方法有很多,比如烤制的餅類耐飢,以前許多趕路的人都會買這類的乾糧,可以放些芝麻、加點餡料,剛烤出來的焦香酥脆,配上湯粥,飽腹感不錯。
夏天吃飯前,先來點酸梅湯、綠豆沙湯,渾身燥熱去掉大半,胃口大增,實際上湯水佔肚子,七成飽能有十成飽的效果。冬天可以先喝點雞湯、大骨湯等等,這也是養身體的一種方式。
再比如主食不能太過精細,雜糧飯、三和麵饅頭,只要做得好吃,翻出花樣來,相信沒人會太過計較。
當然了豆製品、爆米花、土豆等等都是飽腹感不錯的。
每頓飯稍微用點小技巧,就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朱芸要對他們培訓的就是這些方面!讓職工和家屬們吃得飽,營養跟得上,還健康,同時呢每天能餘出三成的配額來。
簡短的會議後,大傢伙又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朱芸這次主動要求上灶。
錢嫂子笑著趕緊讓開,旁邊的徐曉輝也做好架勢打輔助。
這一次朱芸做飯特別精心,土豆燉排骨,裡面還燉了勁道十足的餅子。餅子吸足了土豆的綿軟和肉的醇香,咬一口格外味美。
鵪鶉蛋燉紅燒肉、小雞泡麵、乾煸豆角,米飯是用木桶蒸的,晶瑩顆粒分明十分有嚼頭。
湯則是西紅柿蛋花湯,撒了些她自制的雞精,鮮美鹹香。
一看見她做飯,大傢伙蜂擁般來排隊打飯,一個個恨不能端走半盤。
朱芸脾氣好地一鍋接著一鍋烹飪,足足幹了三個小時,但是視窗前排隊的家屬和孩子仍舊不見少。
突然有個青年鑽到後臺,在她耳邊低聲幾句。
朱芸笑著放下勺子,跟錢嫂子交待幾句,然後同那青年離開了。
剛走出沒幾步,她就看到急匆匆走出來的汪科長。
“芸科長,出事了,”汪科長頭上的幾根毛都因為沾染了汗水在一邊凌亂著>>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他低聲說了兩句:“有個老太太吃得太狠,給撐暈過去,剛送到咱廠區醫院。”
朱芸點點頭,“我聽了兩句,咱們過去瞧瞧。”
因為現在沒有電話,朱芸有時候辦事傳話不方便,就預設自己跟前時刻杵著一倆個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