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量是醫院發展立於不敗之地,最忠實的標杆……
院長連連點頭,同意同意統統都同意,而且他準備跟幾個屬下商討後,詳細寫出個申請書,遞交給組織批准。
革新才有出路,等申請書獲批後,他再召開全醫院主任及以上職工大會……
接下來便是關於開飯館的事情。
院長心頭大事得到解決,渾身輕鬆不少,臉上帶著笑意和期待,看看這些孩子又要折騰出什麼花樣。
“開辦餐館一條街?”院長剛看了個開頭就愣住了。
不過他繼續往下看。
醫院很大,四周全部是用圍牆給圈起來的,所以醫院守著極好的資源卻沒有利用,相當於每天外拒一個億吶!
雖然說是開辦餐館一條街,池芸兒的想法是,先將北面和東面給優先開發出來,將其他單位職工的錢賺手裡。
>>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家屬區面積很大,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也只有兩家面積不大的供銷社來服務。人們經常要騎著腳踏車或者坐公交車,去市裡百貨大樓、大型的供銷社來採買。
可以說客流量是妥妥的,店鋪地理位置也不錯,十分適宜做生意。
東面牆,連線著正門和北門,輻射範圍廣,可以開辦各式各樣的飯館。
飯館的所有權是屬於醫院的,但是每個飯館能夠匹配兩到四個廚師和服務員,一條街怎麼著也能開二十多家,這將會解決小一百個職工家屬就業……
院長被池芸兒這麼大動靜給驚到了,“你們會不會太激進了些?”
一個門市部第一個月盈利可觀,不代表以後每個月都如此,更不代表能夠批次照搬。
池芸兒輕笑著說,“可是院長,不管成不成,咱們都沒有太多的損失。就是蓋一排房子的事情。”
“剛開始招工說清楚,生意好大家就有飯吃,生意不好關門當成職工宿舍或者招待所。”
“東面牆一條街成功營業後,其他三面也可以陸陸續續給辦起來。”
醫院住院部位於中間,而且醫院所有建築與四面牆都相隔了不少距離,不會被吵鬧到。
院長一琢磨也對,“可以!”
既然是飯館一條街,那自然是要各有特色了,大廚師傅需要挖掘,但是服務員卻能用醫院職工家屬。
策劃書上寫得十分詳細,院長看過後,沒讓他們三個人走,直接召集人開了個短會。
一聽說只蓋房子,沒有其他損失,但凡想想門市部的盈利,所有人毫不猶豫地紛紛同意。
策劃案批覆下來,其他的事情就不是池芸兒操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