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鈞輕笑著親了下她的唇角,得意洋洋道:
“是不是覺得你男人特別帥氣、有智慧?”
謝筱芸也吧唧回親了他一口,在他懷裡尋了個舒服的位置,“是啊,我覺得自己總是很幸運,”
能夠在每個位面碰到對的那人。
新生開學略微適應下,就到了各個學生會招新,以及各種秋季活動氾濫的時期。
謝筱芸身為校花、又切身為學生們謀福利,也是校學生會外聯部的新任部長!
部長上任後,沒說先跟其他學生會部門般招納新人,而是領著幾個副部長和幹事,去好幾個效益不錯的廠子跑了圈,美名曰組團參觀學習。
他們是京都大學的學生,又是學生會里的精英,自然去哪裡單位都是歡迎的。
在其他普通學校,學生只有等著被單位挑選、服從分配,可是他們卻是從諸多可去的單位中,選擇最心儀的。
而這些單位,特別想被他們選中。
人才輸入,將會成為拉動單位效益的不竭動力!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含金量很高,學得東西是紮紮實實的,而且還比後世更注重理論和實際結合。
京都大學為此,也與多個單位合作,又或者自己開拓廠子,由學生邊學習邊落實到實踐中去。
如今謝筱芸帶領成員們參觀與各自專業對口的單位,能夠精準地從專業角度出發,一眼就瞧出來,那單位經營管理和生產上的不妥帖。
畢竟能夠進入到學生會的學生,自然是學習與能力並重的!
謝筱芸就以外聯部裡的成員們給出較為完善、可施行性的最佳化方案,作為交換條件,換取單位的各種活動贊助。
且如果單位給的贊助特別可觀,那麼他們還會出一套銷售方案,有針對性地提升單位的銷售額!
而這,才是各個單位最終追求的目標。
每一個方案都有謝筱芸參與,甚至是她一步步引導著大傢伙的思路,從而細化具體到方案中。
是以對於她的這個決定和提議,外聯部的成員們都是贊同的。他們喜歡用自己的努力,為學生們爭取更多的福利,更喜歡自己所學真能給社會創收!
被參觀、給出各種方案的單位們,當然更加樂意了。
謝筱芸只是提出了籠統的合作方案,並沒有具體到資料上。
單位能為學生們做出怎樣的贊助,就全看他們對方案的滿意程度。
畢竟謝筱芸表示了,學校學生一般大三下學習就要進行選單位實習,但是在這之前,學生們的理論仍舊需要用實踐夯實,只依靠著學校下屬或合作、經營管理模式較為單一性的單位,並不能滿足大傢伙對理論的探索。
是以其他單位也能作為一個長期的合作物件。
京都大學一屆各個專業的畢業生學生並不多,每個單位能夠分幾人呢?
再者工作也是雙向選擇的事情,涉及很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