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第二行的五個字,便被江知非一蹴而就地寫完:
「足以慰風塵」
此句一出,場間頓時變得竊竊私語起來。
雖然江知非第一句寫的非常直白。
但與這一句結合著來看,便令人油然而生出,一種灑脫的意境。
剛才轉過頭去的幾位評委,見狀也紛紛看向大螢幕。
在萬眾期待之下,江知非一氣呵成,行雲流水般寫完最後兩句:
「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
在座評委:!
全場觀眾:!!!
當全詩二十八字,呈現在眾人面前時,整個體育場陷入極為短暫的沉默。
但緊接著,便是如海嘯般澎湃的掌聲。
觀禮臺上的11位華國文學界大師,齊齊地為江知非鼓掌。
坐在姜絳右手邊,燕大文學院的院長,艾爾燈,甚至親自站了起來。
詩詞之所以歷經千年,仍能夠流傳至今。
它們最迷人之處,便在於讀完之後,會令讀者不自覺地讚歎。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說不出,書本里的詩詞具體好在哪兒。
但卻不可否認它們的好。
而江知非寫的這首五言詩,恰恰就具備這種特質。
尤其後兩句氣魄之宏大,完全不輸於前人名篇。
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江知非直起身子,將墨跡未乾的手稿,交到了小雨手裡。
一剎那,觀禮臺上的評委與領導們,都齊刷刷看向了路朝雨。
他們此時此刻,都很想得到江知非的這份手稿。
感受到來自觀禮臺那邊的目光,路朝雨暗暗瞪了江知非一眼,嗔怪老江給她出難題。
江知非則用眼神示意:“要不我拿回來?”
路朝雨見此,卻像小奶貓保護小魚乾似的,緊緊攥著手稿不肯撒手。
她眼神中彷彿無聲地在說:
這首詩是我的,你也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