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廠手續辦的快,沈舒玉做事也不是喜歡拖拉的人,廠房不到半個月就建好了。
建廠她找的是村裡人,一天十塊 ,得到這份的叔伯都樂樂呵呵的,
十天工就有一百的工錢了,在廠裡上班一個月工資都沒有這麼多。
這個廠沈舒玉打算做羽絨服,羽絨服好看又輕便保暖,這個市場發展前景和回報率是非常大的。
機器並不好買回來,沈舒玉在外面跑了半個月了才買到她想要的機器。
機器拉回沈家壩大隊,在廠裡安裝除錯好,沒什麼,沈舒玉才鬆了一口氣。
為了選個良辰吉日,沈老太去找了先生算日子,下個月二十八正式開工。
沈舒玉的廠算是大了, 目前的安排,她的廠裡可以給兩百多個人提供就業。
不過前期廠裡還沒有訂單,生產線只開了一條,目前沈舒玉只招了五十個人。
也不是什麼人都招,她畢竟是開門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
要是招那些整天摸魚不幹活的人進來,那就是招了個祖宗進來。
招人這事沈舒玉交給她奶和二奶奶一起辦,老太太年紀大了, 就怕孩子們嫌棄她們不中用,
現在沈舒玉有活交給他們幹,兩個老太太高興的很, 把這事當成大事來辦。
沈家大孫女要在村裡建廠的事在十里八鄉都傳開了,
還沒建好就有不少人來打聽什麼時候招工,招工有什麼要求,大家都想找一份工,給家裡添多一份收入。
沈舒玉的招工要求也不苛刻, 手腳麻利、勤快肯幹,做事牢靠就行。
本村人優先考慮,沈老太和沈二奶奶對村裡人不說十分了解,
但相處這麼多年, 對大家還是瞭解七七八八的。
本村人招了四十個另外十個人是其他村的,其他人的人兩個老太太不咋瞭解,
還特意去打聽了一番,比打聽自己未來的孫媳婦還仔細,就怕給沈舒玉招到不靠譜的。
工人招了, 沈舒玉開始給他們培訓,培訓也沒什麼難度, 就是交代清楚他們在哪一個環節該做什麼。
培訓結束, 機器正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