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四合院之閆家老大> 第六十六章:日軍投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日軍投降 (2 / 3)

數十萬美軍士兵在強大艦隊和轟炸航空兵的支援下,一連幾個星期,有時一連幾個月,強攻某個日本守備隊駐守的島嶼。

到1945年春季,美國人終於佔領了一些關鍵陣地,前出到通向日本列島的遠接近地上,但是最終的勝利,對於同盟國的盟友來說並不輕鬆,而且很成問題。

據公佈的材料證實,美軍司令部估計,要徹底打敗日本人的抵抗最快也要到1946年,而有的人認為,即使是這一日期也未免過於樂觀,可能會打到1947甚至1948年。

畢竟日軍這時仍保持著很強的戰鬥力,他們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大陸上還擁有一個儲存了大量糧草、武器、彈藥和駐有強大關東軍的龐大後方基地。

整個算來,至1945年8月止,日本陸軍包括航空部隊在內,共有550萬人。海軍擁有各種主要作戰艦隻109艘,空軍擁有近6500架飛機。

正因為如此,美軍和英軍司令部才認為,對日本列島本土最後階段的登陸作戰,是長期的和非常困難的。正如英國首相丘吉爾後來所說的,對日本本土的作戰“需要付出在這場戰爭中前所未有的兵力。任何人都無法斷定,這一作戰將要犧牲多少英美士兵的生命,耗費多少資財。”

所以蘇軍在東北進攻戰役給當時盟友留下的印象。沒錯,八月的這10天,不僅使日軍司令部和日本震驚,美國人也同樣大感意外。在粉碎希特勒德國中起主要作用的蘇聯軍隊,在同日本的鬥爭中,也表現出同樣的英勇善戰。

在後世西方歷史學家的論據中,美軍於8月6日和9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對於日軍投降佔有重要的位置。

他們斷言,正是原子彈轟炸向日本的所有人們包括他們的軍事領導人證明,繼續抵抗是無濟於事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關東軍戰敗後,鮑羅多夫親自審訊了日軍第5軍司令官和許多其他的將軍們。

審訊中經常涉及日軍部隊計程車氣問題,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將軍提起過原子彈。

然而所有的俘虜都談到了蘇軍攻克柏林和可能投入對日作戰,以及最後發起東北戰略性進攻戰役,給日本軍人造成的精神震撼。

不管是將軍、軍官、還是士兵,都肯定地說,這些事實造成的震撼極為強烈,以至“俄國人進攻中國東北”和日本行將潰敗的念頭,無時無刻不縈繞在他們腦際。

蘇軍中國東北戰略性進攻戰役的最初幾天,向日本證明,對遭到迅速潰滅的擔心並非誇大其詞,甚至是恰恰相反。

連日本國內的任何一個悲觀論者都沒有料到,就在蘇軍進攻的第二、三天,日軍方面軍和軍一級的司令部就失掉了對下屬部隊的控制。

到戰役第一週結束時,災難和徹底覆滅已成定局,整個關東軍變成了被分割成一群群散佈在廣大地區內的烏合之眾。

他們丟棄最後一批火炮和輜重,束手待俘,或者逃入原始森林、山區和沼澤,夢想在那裡暫避一時,坐等出頭之日。

可想而知,這時在東京軍部和其他一些軍事機關內是何種景象。

他們不會不明白,關東軍——整個日本陸軍力量的五分之一的迅速潰敗,蘇聯坦克前出至南滿並繼續向北平地區推進,將使華北和華中的其他日本方面軍處於危急狀態。

他們不會不明白,他們過去習以為常的作戰觀念,以及日軍多年來在中國、緬甸、太平洋和其他地區獲得的實踐經驗,在與蘇軍的初戰中即告完全無效。

他們也不會不明白,對他們來說,即便是足以稍稍限制或遲滯蘇軍進攻的時間、空間和兵力,也已蕩然無存。

所以,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承認日本徹底失敗和投降。

李雲龍想到之後將會發生的事情,於是接下的一個多月時間沒做好了充分準備,把部隊內的十二萬兵力大部分都分散後派了出去,為的就是能夠在日軍投降後第一時間去接受武器裝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