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衝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陳魚總是神神叨叨,說話往往只說半句,卻總能說到點子上。
自己或許一時不明白,但回家告知父親,或者時候得到訊息,總能印證陳魚所言。
前次他提到羅藝和突厥,果然不久之後就傳來了訊息,羅藝謀反,突厥各部兵馬正在往陰山集結,蠢蠢欲動。
極有可能會大規模南下,尤其是羅藝叛亂之後,態勢已經很明顯。
朝中大臣們有此判斷不奇怪的,但陳魚一個鄉間少年,資訊閉塞,也沒有什麼經驗可言,他是如何知曉這些?又如何能有如此精準判斷?
長孫衝甚至懷疑,陳魚每次提出問題時,其實心中一驚有成熟解決方案,只是沒有說罷了。
同為少年,長孫衝不免有些自愧不如,有些自慚形穢,甚至有些小小的嫉妒。
陳魚今日又莫名提到了渭北,什麼意思?
難道突厥人會打到渭北來?
長孫衝心頭一震,覺得不大可能。
前方還有尉遲恭,侯君集隨後,平陽長公主的駙馬柴紹也已領兵出征,前方戰將兵馬不少。
突厥人怎麼可能打到黃河岸邊?
要是那樣……
長安就在渭河南岸,豈非說突厥會兵臨城下?
那還了得?
匪夷所思,旁人若是這麼說,長孫衝或許不信,但話從陳魚嘴裡說出來,他便信了大半。
可是再想細問的時候,陳魚又一如既往地顧左右而言他,讓他很無奈。
之所這麼做,陳魚有自己的考慮。
長孫衝是個很好的傳話筒,這些話最終會傳到長孫無忌,繼而傳到李世民的耳朵裡,從而落下一個預言家的印象,或多或少產生一點價值。
玄武門之變那夜,他的行為十分冒險。
李世民說的一點不錯,他太大膽了。
並不在於挑撥皇家手足,而在於利用。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得益者,但在行動之前,能有多大的勝算都是未知數。
對於秦王府所有人而言,都是巨大的冒險,是賭上身家性命的冒險之舉。
儘管陳魚是依照原本歷史軌跡,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唯一的生路,也知道勝算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