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李世民眼裡,難逃利用之嫌。
帝王,最忌諱的便是被人利用。
若非獻計用刑徒守住了芳林門,保住了秦王府,算是有功,那天夜裡,李世民恐怕不會放過自己。
一個被皇帝“惦記”的人,想要在大唐安穩過日子,不容易。
單單出沒在家門口四周的耳目,便讓人很厭煩。
想要洗脫嫌疑,或者說改變李世民對自己的觀感態度,最好的方法便是變得有價值,再營造出一點未卜先知,或者超凡洞見的感覺。
一個有價值,對大唐有好處的人才,也許能夠平息李世民心中的猜忌。
再者,突厥來襲,對大唐而言是一場災難。
陳魚著實不希望關中百姓遭難,不希望長安城有什麼風險。
一句提醒,如果能讓大唐朝廷早點準備,做好防禦,也算是一樁功德。
不必多言,點到即止。
長孫衝也知趣地沒有多問,轉而提及酒水生意。
“魚哥兒,準備一千升好酒。”
“怎麼著?又要送人情?”
陳魚憤憤道:“再這麼送下去,你今年的紅利可就沒有了。”
“我這不也是幫忙宣傳嘛,你也說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得讓人都知道,嘗過了滋味好,才買。”
陳魚搖頭道:“話是這麼說,可長安城裡數得著的名門世家,你差不多都送遍了吧?連你洛陽的叔公長孫順德都送了,一個送出去了三千升。
好傢伙,這次又要一千升,又要送給誰?不是那個人,我可不答應。”
“這次你還非得答應。”
長孫衝道:“太上皇自打飲了桃花釀,甚是滿意,這不…要再給他送一些,姑母下了懿旨,你知道該怎麼辦。”
“太上皇要,那自然另當別論。”
陳魚乾笑兩聲,李淵雖然被迫退位,但地位崇高,李世民在生活上格外厚待,不敢有任何虧待。
李世民自己忙碌之下,或許難以周全,但長孫氏卻是個細膩之人,面面俱到,十分妥帖。
聽到太上皇要飲酒,陳魚豈敢說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