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蓋風游回複道:“趙大人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
“問題是我沒懂。”
蓋風遊道:“他名號齋號眾多,其中‘積一居’與‘全解公’之名,你可知曉?”
“知道啊,你之前還跟我說過。所謂積一居,就是他把所有的學問打碎成最細小的部分,使其好像‘一’,然後完全掌握這個‘一’,一個‘一’一個‘一’積累,就能成就他無數個‘一’建造的宏偉奇觀。所謂全解公,是他認為,他所修的文修一切知識、一切能力、一切資訊,他都要全部理解,所有問題,全部解決。”
蓋風遊道:“你既然知道積一居與全解公,那可知他在石鼓書院的一次講話?”
“上次是嶽麓書院講求學於農,這次是在石鼓書院講如何讀書學習?”
“對。那一次,有個學子問他,如何讀書學習。你知道他怎麼回答的麼?”
“您說。”
“他說,一個字一個字學,一個詞一個詞學,一句話一句話學,一段一段學,一本書一本書學。”蓋風遊道。
李清閒一臉茫然,隱隱感覺到了什麼,可還是捉摸不透。
“我沒懂。”
“何止你沒懂,我當時也沒懂。直到有一天,我聽了一個故事。那個故事說,在一次宴會上,一位大儒現場寫書法,眾人讚歎,一個孩子問那大儒,如何能寫出此等書法。那大儒說,很簡單,寫好每一筆,寫好每一字,就能寫出此等書法。當時眾人沉默,因為覺得這是敷衍與廢話。你猜後來怎麼了?”
“猜不到。”
“那個孩子相信了這句話,寫好每一筆,寫好每一個字。後來,你也認識他,張摩崖,書法力透石碑,啟明書院山長,岡鋒先生的老師,現如今大齊國書法三大家之一,一個字一千兩銀子。”
過了好一陣,李清閒才緩緩道:“我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
蓋風遊感覺李清閒語氣不對,害怕對自己不滿,忙道:“全解公詢問你‘學習兩字’何解,你解答對了,答案就藏在解答裡。全解公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你要學習命術,就要像學習‘學習’這兩個字一樣,每看到一個字,都要在腦子裡清晰顯現出這個字的意思,如果這個字在詞語裡,還要顯現這個詞的意思。之後,你還要清晰顯現出這個詞所在句子裡的意思。你只有清晰解釋每一個字、每一組詞、每一句話,你才叫學習,不然,你只是在感覺,只是似懂非懂,只是走馬觀花,甚至叫胡思亂想,不叫學習。”
李清閒額頭直冒冷汗。
“至於第二層意思,學習的重點從來不是學,而是習。大聖人曾言‘學而時習之’,重點也不是學,是習。學習的重點,是反覆學、反覆思考、反覆實踐,且必須記住掌握,這才完成了真正的學習。我為了晉升上品命術師,曾經厚著臉皮拜訪大量上品,無論是文修武修道修,還是魔修邪修,他們的修煉,有著近乎驚人的一致,他們總能準確理解功法的每一個字、每一招,而且反覆思考學習實踐很多遍。全解公,把一切都教給你了,但你不相信,所以你不懂。你可能相信很多道理很多事,但你不相信這一點。”
李清閒沉默。
蓋風遊又傳訊道:“咳,你別誤會,這些話,都是全解公曾經說的,你要是反對,可以找他,我還沒有資格教你。”
“蓋大師言重了。我大概明白我為什麼學不會那道命術了,因為我連‘學習’二字,在此之前,都沒有理解。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我現在的學習,就好比我認識一個人,比如認識你蓋風遊。但真正的學習,是不僅認識你,而且要知道你的一切,包括你從小摸過誰家的西瓜,扒牆頭看過哪家寡婦的洗澡,喜歡穿什麼顏色的底褲,去青樓喜歡找什麼樣的頭牌。這一切的一切,我都要掌握,才能叫學習。”
蓋風遊瞬間回覆:“對對對,您的比喻十分生動形象,但下次換個人,您覺得周恨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