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家出,百家滅。”
屍佼的臉上滿是狂喜。
“哈哈哈。我雜家當興焉。”
屍佼邊笑邊看,隨著陳勝的書寫臉上的笑容越盛。
“此子可傳我雜家。”
看到後面屍佼已經明白了陳勝的思想到底是什麼。
“大一統思想為根基,日批法骨,道家調和,兵家手段,這不就是儒家內聖外王之道的雜家化嗎。”
屍佼連連大笑。
“真不知道他還有什麼主張,這只是初步構架了雜家理想大道的框架,裡面的血肉經絡,怎麼填充呢?”
他的眼中光芒閃動,他已經有些痴狂,未來這一日他等了已經有一百多年,當年他看中了商君,可惜後來投了法家,後來又看中了呂不韋,可是始終沒有將雜家發揚光大。
他就好像在黑夜裡面尋找光明的人,照亮許久,心中都沒有了期望,卻看到了一絲光亮。
同時在皇極天一處的呂不韋也有所感應。
“這倒是一條不錯的思路,可惜是個齊人。”
他一聲嘆息。
這樣的雜家之道固然是雜家學派之大幸,卻是秦國之大不幸。
他這個已經失去了權利的秦國相邦,該何去何從?
一時間有些恍忽。
而在理想山之外的眾聖臉上卻是一片凝重。
雖然理想山有各種的防護設施,但是對於聖者來說,觀甲兵學子的答卷還是可以的。
原本在四處檢視的諸聖,目光漸漸都被陳勝吸引。
不論是安期生新寫的老莊之道,還是申寫的詩經之道,都不再吸引諸聖的眼睛。
這二位志氣九尺之上的人傑他們所寫的文章並不差,對諸子學說也寫的極好。
可惜卻沒有跳出樊籠,另闢蹊徑,不過是在前人的圈子裡打轉。
但是陳勝這文章可不一般,許多人都看出了他的野心。
不過諸聖雖然看重,卻也不會有太多的忌諱。
前面已經有一個董仲舒了,有這樣的大人物,震驚天下,再看陳勝的文章頓時就沒了那麼多的心思。
而且對方只是一個學子,比之董仲舒這樣能改變天下未來氣運的人物,相差太多。
“這應該是受昨夜董子大賢的影響,齊根本之理大一統,就可以看出來。不過此子倒是有些智慧,就這一篇,明本山他都能得到不少的氣運。”
“嗯,大一統思想運用到雜家,此子確實有些機敏,只是我更看重的是他對諸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