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呂氏春秋,屍佼其實也沒有太大的信心。
無他,雜家的弟子太少了。
不要說儒家那種弟子滿天下的學派,就是一般的術數、陰陽學派弟子也遠遠超過雜家。
這些年他已經數次與呂不韋談論,但是由於呂不韋自身的地位問題,這個事情也無法解決。
況且雜家還有自己的問題。
每年的文心試煉,他都夭仔細的檢視,生怕有什麼雜家弟子被文心試煉埋沒。
雖然他也知道,這只是一個念想。
但是今天,他居然發現文心試煉志氣第一的人,居然是雜家弟子。
原本他還以為看錯了,但是當他在竹簡上寫下雜家兩個字的時候。
屍佼的眼睛終於亮了。
一臉的不可置信。
他可不同於黃石公那等天人,並沒有弟子傳世,雖然只是一個小學派,也有很多的弟子,至誠之道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感應。
直到此時才真正的相信。
“天地者,萬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在於動亂。”
“這是以大一統思想,開宗明義!”
勐然間,屍佼全身劇震。
“好。”
他的臉上充滿了狂喜,他忽然明白陳勝這般書寫的意義。
既然疆域上大一統,那麼思想上也要大一統,聖皇這些年引文思想上的問題也鬧了兩次了,都是因為武力不分勝負告終。
思想大一統也是擺在所有大聖面前的問題。
只是用誰家思想大一統,卻有根本的難題。
誰家的思想要放棄,這就成了諸子們爭論的焦點。
按照諸子的意思就是,百家爭鳴。
可是這百家爭鳴,數百年,學派越爭越多。
儒家不但沒有統合天下諸子,自己內部也是內鬥不止。
真要百家爭鳴,只怕數十年乃至上百年,都沒有一個結果。
聖皇兩伐文界,也是想要以武力統一思想。
只是當思想有了力量,連聖皇這等強人也無法壓制他們低頭。
而現在屍佼在這片文章上卻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