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然一國兩地同時受到洪澇和乾旱災害。那麼不妨把新修水渠,將兩地挖通,將淮州的江水引到汝寧。讓原本缺水的荒蕪之地瞬間變成可以灌溉的良田,同時還解決了淮州的水患問題,讓飽受洪水侵蝕的淮州從此變成沃野的草原。”
此言一出先生的眼睛閃過一道光芒。
“哇,你好厲害,居然還可以這樣我怎麼沒有想到。”黃明華彷彿思想得到了新的淨化洗禮。
目不斜視的裴妄忽地轉過身來看著姜妤,眼梢下閃著暗光,深深的望著她。
眾人也開始議論紛紛:“是啊,是啊。一舉兩得的妙計。”
就在一眾贊同聲中突然衝出來一個大聲:“我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好計策。淮州到汝寧有多遠你們不會不知道吧,這個方法同樣勞民傷財,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說,一旦修建起來少說也好十幾年吧。”
眾人一聽,頓時也認為有道理。
“對啊,如果這個計策行的話我朝早就應該用了吧。”
“工程量也太大了吧這。”
一時間,如果皇位上的那位在這裡的話一定會覺得此時的場面回到了那天的朝堂。
群臣以勞民傷財國庫虧空為由極力反對興修水渠的意見。
這時,黃明華輕佻的開口道:“愚蠢,創新創新,如果以往被用過了還叫什麼創新。”
先生道:“好了,肅靜。這個方法有利有弊,但是一旦落成可謂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今日的討論就到這裡,你們下去可以繼續思考,如果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給我諫言。”
管教高聲道:“拜師禮正式開始。”
由於博雅學院的特殊制度,拜師禮只需學子三叩首便可。
一頓流程走下來後,到了公佈去學測驗名次的時候。
唸到名字的學生上前領取自己的考卷,眾目睽睽,這無疑是對考的好的學生最好的褒獎,而對那些考得不好的學生來說則是處刑。
黃明華在姜妤旁邊嘀咕著:“完了完了,我好緊張呀。不是要放紅榜嗎?現在怎麼還要當著眾人開始唸了。啊啊啊啊。”
姜妤拍拍她的胳膊安慰道:“別擔心,我看你剛剛在答乾旱治理的時候很有條例啊,不會差的。”
“這些知識隨便背背嘍,那考題才是千奇百怪的。”黃明華回想起那些考題都忍不住打個冷戰。
排名從後往前念。從六十六開始一個個羞憤的上前領會自己的試卷。
“第六十六名——王冬青。”
“到。”
“六十五名——吳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