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準備把家中四歲以上的孩子送去學堂,所以,寧永鵬是跟著陳夫子讀書。
而寧有喜,寧澄兒和寧綿兒是去跟著陳惠蘭學識字。
沒錯,寧有喜繼自個做飯之後,又多了一件事做。
那便是每天帶著兩個侄女,一起去學堂,跟著與她差不多年齡的陳惠蘭學知識。
繼繡花之後,每天捏著毛筆在紙上寫字,成為寧有喜最痛恨的事情。
她拿著那毛筆,一個不小心重了,就變成一坨墨水。
輕了,又老是斷開,不知道寫的是啥。
每當這個時候,寧有喜就覺得,還不如繡花呢,至少繡花針扎手指上,自己還知道自己的力道控制的怎麼樣!
聽婆婆說,只讓四歲以上的孩童去上族學,汪氏很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原本她還以為,自家老大可以進學堂了,沒想到還差一歲。
村子裡知道寧芃芃把自家閨女和兩個孫女送到學堂讓陳夫子的女兒教識字,也有那腆著臉的,也想來蹭課堂。
卻被寧芃芃直接給攔下了,直接說道。
“你們要找夫子教識字,那便把你們的束脩給拿來。
我請小陳夫子教我家女娃娃識字,那是另外付費的價格。
若是想白佔便宜,不想掏錢白女票的,那對不起了,麻溜的滾遠點。”
聽到寧芃芃這懟人的話,那貪小便宜的,哼哧了很長時間也沒哼出個意思來。
畢竟,前些日子才吃了人家的流水席呢!
總不能日子才沒過去幾天,就翻臉不認人吧?
也有那得知只需要另外交束脩,便能讓自家姑娘家學識字的,立馬就行動了起來,麻溜的去付這束脩的銀子。
比如寧有智的那個大孫女寧雨兒,跟寧澄兒一樣六歲,不過月份卻比寧澄兒大。
而實際的輩分卻又比寧澄兒要小上一輩,得喊寧澄兒和寧綿兒姑姑,喊寧有喜姑女乃女乃。
除了寧雨兒去學堂,還有寧有智家中老大和老三他們的孩子,四歲以上的都得去上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