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寧老四心裡的打算,寧芃芃沒有想知道的念頭。
畢竟,她對於寧老四和趙娟的事,也不過是點他一下。
至於,後面到底他們會怎麼樣,那是他們的事。
她如今都是個老太太了,哪還管得了那麼多。
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日子過的舒坦,那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銀子大筆大筆的拿出去,水師沒建好,船隻沒造好,港口沒建好之前,自家是肯定拿不到半文銅板的。
目前來看,這就是個無底洞啊。
所以,寧芃芃只在府中待了兩天,就忍不住去了餘家灣那邊的土樓去住了。
今年的珍珠,應該比去年更多。
植入珠核的技術,也比去年利落了許多。
這樣一來,珠蚌的成活率,也高了不少。
不過,這一回,卻不能讓之前收到過那一匣子的珍珠的人,覺得這珍珠就是大白菜一般,每年都有這麼多,可以源源不斷的送去。
物以稀為貴,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從今年所得的珍珠裡,找出最好的幾顆,然後單獨的送人。
好讓那些人知道,這珍珠,來自不易。
當然,最大最好的那顆,必須還是得留在自家的店鋪裡,當鎮店之寶。
至於之前的那顆,自然就可以讓江羅春想辦法,辦個拍賣會,高價者得。
這樣一來,也能讓自家回點血。
那邊崔秀回去,跟崔清源一說。
崔清源一拍大腿,哎呀呀,他怎麼就沒想到呢!
老師傅不願遠離開故土,可不代表他的兒孫和徒弟也不願意啊。
雖說手藝上肯定會有差距,可兒孫和徒弟都來了,老師傅還能遠麼?
就算老師傅不來,那兒孫和徒弟遇到什麼事,完全可以去問老師傅嘛!
越想,崔清源就越覺得自己之前鑽了牛角尖了。
所以,他大筆一揮,寫了一封誠懇無比的信,讓崔秀帶著禮物前往拜訪老師傅。
順便的,讓老師傅推薦一下他的兒孫或者徒弟,願意來南越府這邊幹活的,定會給予重酬。
果然,老師傅不願意遠離故土,可不代表他的子孫和徒弟們,不想揚名。
而且,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有人跟崔秀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