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歸黃金年代>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車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車間 (3 / 3)

當容器甩出的時候,握著耳把的手必須半脫不脫,靠著豐富經驗控制容器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從而準確地落到地面導軌上放置的一個帶有空心鋼圈的小車上。

等容器穩穩落下,停在空心鋼圈的小車上後,師父就會推動這輛車向前走,到了前面的不鏽鋼冷卻臺後手拿兩塊不鏽鋼板,把整雙手包括裸在外面的手臂在邊上的澱粉缸裡浸一下,開始把容器裡的半固體狀奶糖用雙手給挖出來。

挖的時候需要很高的技巧,這種技巧通常是靠長久的練習才能養成的。要知道現在的半成品奶糖溫度雖然比糖漿時低了些,可依舊超過了100度高溫,雙手沾了澱粉是用來防止燙傷的,可一旦動作沒有到位或者沒在安全時間內完成動作,那麼燙傷是根本不可避免的。

宋援朝親眼看見一個師傅拿著兩塊鋼板僅僅用三下就把一鍋奶糖從容器裡全挖了出來,而且是挖的乾乾淨淨。

其實真要說起來,三下算是多了,按照楊永健的說法最後一下已經是在清理容器裡的殘留了,熟練的老師傅把這種稱為兩下半,也就是必須兩下基本挖完,最後半下就是清理,這才是真正的老手。

半成品的奶糖挖出後,一個師傅用手裹著滾燙的奶糖糰子從冷卻臺的後部把它移到前部,然後由另一個師傅進行手工拉糖和冷卻作業。

這種操作讓宋援朝聯想起了做拉麵的手藝,看起來有些類似,等師傅在冷卻臺上操作十來分鐘,憑經驗感受冷卻和拉糖情況差不多後,再把整塊已成固體狀但依舊還是軟的大塊奶糖搬到一旁的拉條機上。

拉條機顧名思義,就是把大塊還沒完全凝固冷卻的奶糖在機器作用下逐漸拉成長條,這個長條最終拉成的直徑就是普通奶糖的直徑。

拉條完成,再過切割機,由機器旋轉的刀片把一段段長約1.2米的長條狀奶糖切割成真正的奶糖長短,隨後再透過傳送帶進入後工段作業。

相比前工段,後工段就都是女同志了,這些女同志坐在包裝機前,包裝機和運轉往復的傳送帶相連,由傳送帶送來的未包裝奶糖透過擋板操作可以落入包裝機的容器中,然後包裝機不斷執行,“吞”下成卷的糖紙和未包裝的裸糖,從另一端“吐”出成品。

成品出來了,操作包裝機的女工用規定長度的不鏽鋼鏟子把奶糖從機成品出口剷出,整整齊齊放置於早就準備好的紙盒子裡。

等一個紙盒裝滿,女工會把裝滿的紙盒放到一旁,然後再拿一個新的紙盒繼續重複剛才的工作。

後工段包裝環節包裝機粗看過去起碼有三十多臺,和前工段攪拌環節一樣分為四列。

期間還有幾個工人推著小車來回各包裝機前,把完成包裝的紙盒用小車運到後面的位置。

至於後面的位置是最後稱重和打包環節, 從包裝機那邊送來的紙盒會進行稱重,按照要求從紙盒裡取掉幾顆或者新增幾顆成品奶糖,以做到每盒包裝的重量完全符合。

完成這些,紙盒會進行蠟封工序,所謂的蠟封工序就是拿蠟紙把紙盒包起來,最後再用排筆沾上融化的蠟水,如同膠水一般進行塗抹和封口。

完成蠟封,最後就是裝箱了。

一個大紙箱裡裝上六個紙盒的奶糖,每個紙盒是2公斤,整箱12公斤,裝滿封箱後在一旁的木倉板上擺好,等紙箱擺滿一個木倉板也就是40箱後,自然有專門運輸的人用液壓車把這些成品給拉出去,臨時堆放在車間後面的小倉庫裡,等每過一段時間再搭載貨電梯轉移到一樓的成本中轉倉進行登記入庫,最後送入工廠的成品倉庫存放。

宋援朝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一路看下來饒有興趣,楊永健在一旁陪同,為他解釋著各道工序的工藝和特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