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回國後,生下了一個兒子,王命令祭司抱走這個孩子,並把他殺死。
祭司從未殺過人,又深信因果,怎麼都下不去手殺掉這個嬰兒。
正值隆冬,祭司把孩子丟在草窠裡,還是沒狠下心殺死孩子,又心想這天寒地凍,孩子放在野外肯定就被凍死了,所以自己也算是完成了王的任務。
他找來一個死嬰,給長松王交差。
王多聰明,很快識破了祭司的計謀,他殺死了祭司和他的妻子,又把他的女兒抱過來親自撫養和教導,因為祭司的血脈是有天生的靈性的,他想透過掌握那個女孩來掌握未來祭祀的話語權。
女孩長大了,又聰明又美麗,她深深熱愛和崇拜著她的師父,如果她的師父讓她去死,她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只會覺得她有必死的理由。
女孩從小戀慕著她師父的孫子,也就是長松族唯一的小王子,他們青梅竹馬,曾私定終身。
但長松王怎麼會允許一個無國無家、無父無母的女孩嫁給自己的孫子呢?
他讓孫子和蒼耳族另一個親王 的女兒訂婚了,並密謀扶植那個親王上位,掌握蒼耳族,這樣天下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了。
那個丟在草窠裡的孩子後來被一個獵戶救起,也成為了一個獵戶。
但因為被扔在雪地的時間太長,他的腿已經凍跛了。
小王子和女孩的感情又真摯又深刻,當然殊死抗爭國王的指婚。
但國王很有心計,他看女孩看得很透。
有一天,國王狩獵時,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被一個跛足的獵戶墊了一下,沒有傷到骨頭。
他決定重重賞賜那個獵戶,他給他賜了金銀珠寶、良田駿馬,可那個獵戶臉上沒有絲毫喜色,隻眼巴巴看著獵場上的女孩。
國王哈哈大笑,隨手把女孩許配給了獵戶。
女孩不再反抗,竭力斬斷對王子的情愫。
因為她從國王那隨手一指中,看清了自己的分量——在國王心裡,她是隻配嫁一個低等的跛足的獵戶的。
她想,是國王這些年的仁慈和博大,讓她産生了不必要的妄念……
葉蘭綃越聽越驚心,這些劇情如此熟悉,只是此前沒有被串起來,這不就是“春天的十二個儀式”嗎?
一出生父母就被殺死了,和青梅竹馬的戀人分手,和一個跛足的王子結婚生子……
“你的意思是,我的前世是旋覆族的孤女,而你是跛足的王子?”葉蘭綃瞪大了眼睛。
【作者有話說】
祭司和蒼耳族王子的故事,敘事邏輯有點像《趙氏孤兒》和米底王國最後一任國王阿斯泰亞基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