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的第三天,王燕青便忙活起來了。他帶著平日裡交好的幾個兄弟,又足足忙活了三天,從回春堂拉了近一萬斤原佐料回來。
如意樓需要的十三香越來越多,修建作坊的目的也在於將十三香運用到全大夏國的如意樓中去。等所有如意樓都用上,一個月也不再止萬斤的量。
文秀為作坊的正式開工,可謂是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千萬心,就怕哪裡出問題。直到確定都沒問題之後,在七月二十日這天,十三香作坊正式上工了。
這一日,晴空萬裡,湛藍如波。
工人們辰時就到了,一個個精神振奮的等在作坊外,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喜悅之氣。只等上工之後,把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開業大吉,陸靖作為東家,又是他出面招工,自然少不了跑這一趟,他也樂意跑這麼一趟。讓陸震東買了幾掛兩三萬響的鞭炮,足足放了有一刻鐘的時間才消停。
文秀作為作坊的“負責人”,在陸靖講了一句規範大家的話後,文秀拿出了三十幾個紅包,然後給一人發了一個開業紅包。
紅包的分量不大,一個紅包也就兩個銅板,但是,卻是她的一片心意。然後,她了幾句模稜兩可的話,讓陸靖以為她給自己做了個人情,她道:“這是東家給大家的開業紅包,好好幹,東家肯定不會虧待你們的。但是,如果上工不努力,讓我逮到偷奸耍滑之人,那麼,只能抱歉了。”
文秀沒把“抱歉”的含義明白,但是大家都不傻,一下便聽懂了她話裡的意思,紛紛搖頭請她放心。
開工的第一天耽擱了時間,但是大夥兒都來得早,大家進作坊清潔、換好工作服,也不過剛到巳時。
十三香有十三種原佐料,文秀特意在修建作坊的時候,將工作區留了一大片空地外,其餘的被分割成了十三間一點的工作室。不同的原佐料在對應的工作室裡完成,三五兩個工人在一間工作室裡上工,既能保證工作質量,也能避免人多後發生的口角問題。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戰爭,有時候不過是一句話,往往也能引發出一系列的可能來。即便這些人能想出愉快,但少話、多做事,總是沒錯的。
馮家姐妹分到了一組,工作是磨花椒。姐妹倆之前也有磨花椒粉,算是有了經驗,操作起來,很是熟練,即便戴著口罩,也能看見姐妹倆笑成月牙的眼。
張氏家的條件在村裡算中等,去年才給兒娶了媳婦,聘禮花了不少銀,將家裡存下的銀掏了個幹淨。宋曉月懷孕之後,她一個人做土豆粉也有點夠嗆,起初有兒媳婦幫著做,尚且能對付。但是,最近她兒媳婦也懷孕了,這生意,不知道會不會被擱置下來。
馮家姐妹都到了親的年紀,家裡是沒法給姐妹倆湊嫁妝了。雖是如此,但是,姐妹倆都勤快,自己給自己掙嫁妝,也怨言。
文秀在工作室門口站了大概兩分鐘,姐妹倆背對著她磨粉,並沒有注意到她在外面。姐妹倆雖然在一起工作,但卻沒有閑聊,各自都認真的做著自己的事。
文秀將十三間工作室都轉了一遍,除了有兩位平日本來就話多的嫂了兩句話外,其餘的人都格外安靜,作坊裡只有磨粉的聲音。
這算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從作坊的設計和修建,文秀傾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但是,所幸有了陸靖的主動投資,提早將作坊修建起來。
作坊建立起來,一切都開始正常運轉,等所有的事都上了正軌之後,將作坊裡的事情都交給信任且又有能力的人做,她便能把精力投入到別的事情上去。
文秀作為一個吃貨,對吃的比調味料更有研究,而她的目標也不再這些調味料上。這只是她致富路上的第一步,在這條路上,還有很多步要走,所有的一切,都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半點馬虎不得。
陸靖和陸震東也將整個作坊轉了一圈,雖然不是第一次觀看,但是每一次的感覺都有所不同。
起初空蕩蕩的屋給人一種孤僻之感,可等這些器具擺放到屋裡,新增了原佐料,再有人開始加工之後,感覺便變了。
兩人都不出這種感覺為什麼會改變,想了想後不再深究,幹脆把這種感覺定義為了“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