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買鹽的人都悉數回來了,帶回來了一些訊息。其實也就是他們這裡形勢嚴峻了些,郡城恢複的比較快,還挺熱鬧。
想想也是,郡城可是水路皆通,平日裡南來北往的商人多的是,即使是在災年,也能弄到大批的糧食,景縣壓根就不能與之相比。
這股藍巾軍怕是真的要涼了,據說郡城因為其便利的水路交通,常年有駐守的軍隊,現在許多地方還沒有恢複生産,但只要這一季收成下來,百姓交了稅糧,可能就要收拾他們了。
想到這裡劉芳簡直就要抓狂,一旦這裡有戰事,遭罪的必然是他們這些種地的農民。
打仗,要人,但人從哪來?還不是從農戶裡抽嘛,她哥哥侄子多,如果真要抓壯丁,不一定躲得過。不只是人,如果這個叫田大力心狠點,怕是連人帶地都得是人家的,這能有好日子過?
不拘怎麼想日子還是一天一天的過,很快就到七月底了,正是收玉米黃豆的時節,全家老小都得去,包括倆懷孕的孫媳婦,當然劉芳和李春華除外。
種玉米真的是個辛苦活,種的時候要挖地刨坑,還要挑水灌溉,長到一半還要頂著烈日除草,這還得小心別鋤到黃豆苗。好容易等到收獲了吧,還要揹著背簍掰下來,再一筐筐的挑回家,期間還得注意諸如旱螞蝗之類的蟲子。
掰完玉米,事情還多,像劉家這樣的,男的就拿著一把彎刀砍玉米杆、刨茬頭,弄完還要把這些稭稈搬回家去當柴燒,接著就用牛耕地,把地平整平整,這樣才算收完玉米了。
女的呢,就拿個小板凳撕玉米的外殼,還要留下四片玉米胞葉,然後把玉米竄起來,拿到棚子裡晾曬,等幹的差不多了,就拿手搓玉米粒,接著裝袋,往屋裡儲存起來。
搓玉米粒可是個辛苦活,這時候都是這種黃玉米,玉米粒大又硬,很不好搓,劉芳也去搓過玉米,因為手嫩,皮薄,搓了一下手心就紅了,很快就放棄了,農活太高大上了,她真的做不來,做不來就做不來吧,反正她又不指著這個吃飯。
今年沒種水稻,玉米種了足足四十畝,劉家人忙碌了七八天,就把玉米黃豆收回來了,劉存孝是個種地的老把式,去紅薯地裡看了看,再過十天半個月收成最好。
這些日子可把劉芳累壞了,都忙著收玉米去了,家裡就她和她娘李春華兩人忙著,裡裡外外的活不少,做飯、掃地、喂雞、打理菜園子、曬菜幹,都需要她們娘倆來做。
她娘心疼她,盡量自己一個人做,但是她自來到古代後,好像真的長大了一點,跟她娘在一起,有點不好意思偷懶,多多少少要做一些,當然要是和其他人一起幹活,她絕對是要躲懶的,沒有一點不好意思。
她十三歲了,是個大姑娘了,村裡人對她的評價還蠻好的,偷偷看她的半大小夥還蠻多的,真是一種新奇的感受。
古代真不是一般人能呆的,大部分人都茍且的吃苦耐勞的活著,看著就煩,她真的不想吃苦。
有沒有那麼一種可能,她其實沒死,就像小說寫的那樣,成了植物人,以後她還是要回去的。但是這種可能性實在不高,她也只能幻想一下。
很快劉芳就沒時間東想西想了,天下大雨了。她保證她絕對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雨,傾盆大雨這個詞都不足以形容,那不是一盆雨,簡直就是天破了一個洞。
雨就從洞裡直接灌注下來,與此同時,電閃雷鳴,那閃電都打到了院裡,駭人得很,說實話她真的被嚇到了。
這麼大的雨,愣是沒有歇過空,連著□□天都是超級暴雨,徹底消除了幹旱的影子,不止如此,還成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