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似是與向妃甚是親密,亦笑道:“晚兒說的對,不知有何建議?”
向妃微微一笑,將目光落在皇後的手腕上:“恕妹妹直言,蘇薔替姐姐尋回無價之寶,若是隻賞些平常金銀怕是不足以彰表其功,不如將姐姐的貼身之物作為賞賜。”
“你倒是有些有眼光,盡會挑些好東西。”皇後順著她的目光低眼看了看腕上的翡翠手鐲,會意笑道,“好,既然如此,蘇薔……”
蘇薔已站出來準備領旨謝恩,卻不想已默然半晌的柳貴妃突然開口,生生打斷了皇後的後半句話。
“蘇薔姑娘觀察入微心思縝密,只憑著所見所聞便將事情推斷得八九不離十,如此天分怕是連明鏡局的多數人都望塵莫及,留在浣衣局實在是可惜了。”柳如詩笑吟吟地看向皇後,道,“皇後娘娘也說如今明鏡局人才凋零,可這天賜的人才就在眼前,何不順水推舟,藉此良機替明鏡局招攬賢才呢?”
四周又是一片沉寂,連蘇薔也大吃一驚。
皇後微蹙著眉:“你的意思是,將她調入明鏡局?”
“今日之事明鏡局也在場,可除了四下搜尋之外束手無策,即便只是一時之過,也不能否認蘇薔的確有過人之處,將她留在浣衣局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一直態度敷衍的柳如詩點頭,甚是誠懇,“既然如此,何不讓她在明鏡局一展身手,也好以後能為皇後娘娘排憂解難?”
皇後遲疑著,還未開口,卻聽向妃道:“柳妹妹雖是一番好意,但此舉未免太唐突了些。宮中各司局用人調配皆有法度,尤其是明鏡局,每次的人才選拔皆要經過重重考核度量,雖說蘇薔的確有國人之才,但只因這一件事就將她調入明鏡局,對其他人而言未免不公吧。”
“向妃姐姐此言差矣,自古量才任用,那些選拔考核的目的不正是因此嗎?”柳貴妃卻不以為然,堅持道,“臣妾聽皇上說過,特例自然要特辦,有時候墨守成規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在考慮人才任用時,前些日子輕衣司的新都統雲宣不就是破格提拔的嗎。倘若皇上聽說皇後娘娘在用人時不拘一格,定會龍顏大悅。皇後,您說呢?”
聽她說得句句有理,皇後不由得心中一動。
柳如詩如此不遺餘力地想將蘇薔推薦到明鏡局,不過是想收買人心,但此事的確波及甚廣,皇上遲早會知道,若是自己應了此事,既能有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也可讓皇上對自己注意一二,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更何況,刀劍能救人,亦能傷己,只要蘇薔以後在明鏡局稍有差池,還可順水推舟將找柳如詩為她背鍋。
如此想著,只在片刻間,皇後便已權衡出利弊,決定成全柳如詩了:“柳貴妃所言,倒是有幾分道理。如此人才,若是就此埋沒,倒是可惜。”
見皇後的手漸漸從手腕上的翡翠鐲子上移開,向晚已然猜到了她的用意,略一思索後道:“姐姐明鑒,只是明鏡局的規矩向來特殊,妹妹記得前幾日整理宮中條例時無意間看到明鏡局留存的任書,若是特批錄用,好像還需司鏡與尚宮認可,並透過她們的當場考核。”
“哦?”將目光探向亭外的胡西巖,皇後問道,“胡典鏡,可有此事?”
冷不防被皇後問及,胡西巖一驚之後,忙將餘光探向一旁的莫承,但見她毫無出手相救的意思,只能硬著頭皮答道:“向妃娘娘熟知各宮條例,所言自是……自是不錯。”
皇後沉吟道:“可卓然不是出宮去了嗎,如何能當場考核?”
斜看了一眼那唯唯諾諾的胡西巖,柳貴妃將目光探向莫承:“莫掌鏡,你認為呢?”
一直好似置身事外的莫承低眉上前,與胡西巖相比顯然多了幾分風骨:“啟稟娘娘,上次浣衣局舊案之所以能在三日之內告破,也是因了蘇薔及時提供了關鍵物證,卓大人向來惜才,若是人在宮中,自然也是喜歡的。”
沒想到莫承竟為自己說話,蘇薔心下不由驚訝。
向晚聽著,眉眼柔和,道:“莫掌鏡向來與卓司鏡同心同德,既然連她都這麼說,那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只是,既然已經是皇後特批,這明面兒上的規矩也不該廢了,臣妾有個建議,許是能兩全其美。”
皇後問道:“妹妹有何高見?”
向晚微然笑道:“既然卓大人不在宮中,倒不如將蘇薔調入明鏡局後,仍將她的檔籍留在浣衣局,待試用過後,得了卓大人與趙尚宮認可同意,再將她轉為明鏡局的正式女史,姐姐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