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272章 收復燕雲的時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2章 收復燕雲的時機 (5 / 8)

兩害相權取其輕,可不是隻能選韓甫嶽將軍嗎?

再退一步說,就考慮最壞的打算,如果倆人都要篡位。

那麼韓甫嶽將軍篡位,自己或許還能留著一條命,而秦會之篡位,自己必死無疑。

不管怎麼想,韓甫嶽將軍都比秦會之靠譜多了。

而且萬一,韓甫嶽將軍真的能來勤王的話,雙方勢力角逐,秦會之的權力必然發生鬆動,或許他這個皇帝,還能趁機找到一條生路。

總之,這對於不想坐以待斃的齊英宗來說,已經是最後的辦法了。

陳遠善匆匆而去。

三日後,秦會之對外宣稱齊英宗身體抱恙無法處理朝政,在宮中靜養。

朝中大事,皆由秦會之一言而決。

……

燕京城下。

連日的激戰,讓燕京城下堆滿了屍體,十分慘烈。

只是趙海平看著這座雄城,卻並沒有跟鄧元敬將軍討論具體的攻城方案,而是說起了這座城的歷史。

畢竟攻城的方案已經制定,該做的準備也都已經做到了。此時能否攻克燕京城,就全靠意志力和硬實力。

無數士兵架著雲梯,奮勇爭先地向城牆上攀爬,而後方不斷有投石機向著城上投擲石塊,衝車也在盾牌兵的護送下,向著城門前進。

趙海平感慨道:“每次讀齊朝的歷史,燕雲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燕雲十六州所構成的立體防線,是整個北方疆域的屏障。一旦沒有了燕雲,北方蠻族的騎兵便可以長驅直入,再無地形可阻擋。

“就像是‘守江必守淮’,究其原因在於長江與淮河之間有著密集的水網,能夠有效地阻滯蠻族的騎兵。而燕雲也是如此。

“齊朝自建國起便沒有燕雲,而之後的幾次用兵也全都以失敗告終。許多人在說起齊朝為何屢戰屢敗的時候總是會說,因為燕雲並未在齊朝手中。

“可是,前有梁朝,後有大盛,哪個朝代從一建立的時候手中就有燕雲了?每一寸疆土,不都是用血汗拼殺出來的嗎?

“唯有齊朝,在開國之初就已經有了遲暮之相。

“鄧將軍,依你的看法,你認為齊朝有沒有收復燕雲的機會?”

鄧元敬將軍蕩平賊寇之後,後半生基本上都在北方抵禦北蠻,對於北方的地形自然是瞭如指掌。

而且,鄧元敬將軍也是一個出色的戰略家,喜好讀兵書,也喜歡讀史,在這方面自然也有非常獨到的見解。

他略一思考,然後說道:“機會自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次。

“第一次機會,是後周時世宗皇帝親征。當時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抵幽州城下,可是在雙方即將進行戰略決戰之時,後周世宗卻一病不起,最終功敗垂成。

“第二次機會,是齊朝剛建立時,太祖皇帝同樣可以選擇先不掃平南方諸國,而是先北上攻取燕雲。當時遼國正是昏君在位,國家混亂不堪。然而,齊朝太祖卻仍舊認為遼國勢力強大、不可硬碰,定下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