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272章 收復燕雲的時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2章 收復燕雲的時機 (6 / 8)

“可就是這個方略,讓齊太祖也失去了收復燕雲的絕佳時機。因為等齊朝掃清南方那幾個小國之後,遼國臣子弒君、換了皇帝,政局步入正軌。

“其實,當時若能先一鼓作氣收復燕雲,再回頭去打南方几個小國,不是旋踵即滅嗎?

“想當年,我大盛朝太祖皇帝雖遵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略,但該打硬仗時也從不含糊。雖然大盛朝剛剛建立,但幾次征討北蠻可謂是果斷無比,這才有了大盛朝開國時的文治武功。

“若是我朝太祖也認為應該‘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恐怕一旦失去了戰略視窗,再想收復北方也會變得難上加難。”

鄧元敬將軍稍微頓了頓,繼續說道:“等到了第三次機會,便是齊太宗北伐了。

“當時遼國已經結束了內亂,實力快速恢復。而齊太宗又不善於用兵,久攻不下之後又在野戰中輸得一敗塗地,直接將自家的老底給漏了個乾淨。

“第四次機會,便是聯金滅遼。

“本來金人在北方進攻遼國,齊朝就可以發兵攻打燕雲。當時精銳齊軍所面對的,也不過是遼國的一些殘兵敗將。

“然而,齊軍軍紀廢弛,攻下燕京之後竟然大肆燒殺搶掠,引得城中軍民一心,將齊軍給趕了出去。而後,等遼國援軍一到,又是大敗。

“自此之後,金人也看清楚了齊朝的真面目,這才有了靖平之變。

“由此觀之,齊朝要收回燕雲,整整錯過了四次機會。而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

“太祖太宗戰略能力不足,沒有抓住最佳的時機;軍事指揮能力也不行,打不贏硬仗;內政文治也不行,國家承平百年,不思厲兵秣馬,反而軍備日漸廢弛。所以,一次機會都抓不住。

“遼金再強,又如何強得過北蠻?

“當年我朝太祖北伐,雖然攻取了山東,但北方大部仍在北蠻手中。太祖皇帝為求萬全,先攻略河南,再進兵潼關,將大都的周圍的枝幹全部剪除完畢,這才能一戰而定乾坤。

“事實也果然如此,在掃平周圍以後,僅僅一月便攻克大都。

“所謂金城湯池,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人來守。大勢已成,區區一座城池,總有攻下來的辦法。

“只可惜,齊朝雖然自己手中便握著山東、河南等諸多要地,卻拿區區燕雲束手無策。”

趙海平點點頭:“鄧將軍說的好。

“其實越是體驗,我就越是覺得,歷史很多時候還真就是由大量偶然構成的。

“就拿齊朝錯過這四次機會來說,哪一次不是功敗垂成?哪一次不是令人扼腕嘆息?哪怕運氣再稍好一些,結果很可能都會有所不同。

“所以……我不能再錯失第五次機會。”

趙海平看著燕京城的城牆:“其實,齊朝還有第五次收復燕雲的機會,那便是現在。

“韓甫嶽將軍本來勢如破竹,連戰連捷,但卻被齊高宗與秦會之聯手冤殺。自此之後,齊朝偏安江南,再也不考慮北伐的事情。

“連曾經的京師都未曾收回,連黃河都沒再看到,更別說收復燕雲了。

“但其實,此時有一個絕佳的戰略視窗,那便是……完顏盛之死。

“金國的太宗皇帝駕崩之後,金熙宗上位。完顏盛秉政,發起對齊朝的大戰,而金熙宗則是臨朝聽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